第0659章 最怕汉化(第2/2页)

明清两国以宁远及长城一线为界,双方撤兵,彼此和平;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防。

每岁贵国馈我国黄金十万两、银百万两,缎百万匹,布千万匹,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共同管理。”

嗯,这正是宋辽两国的《澶渊之盟》的翻板!

出于索尼的手笔,这家伙把澶渊之盟的条件给翻出来,居然想象明清两国谈和后,就象宋辽两国一样,不再打仗,真正是兄弟之国,成就历史美名。

他受汉化深了,本来称呼两国之间,属哪一国就应该称自己国在前,但他认为“清明”两字写在盟约上不吉利,就改为“明清”,变成明在前,清在后,而黄台吉居然采纳了!

黄台吉这边严防汉化,那边自已却很自然地被汉化了!

他都如此,别人更不用说。

清廷在商讨盟约前,范文寀上书,建议黄台吉应该借议和机会最大限度的勒索明朝:“首广其地,次广其财。广其地以穷彼国之势,广其财以竭彼国之力,广地!黄河为界,上策也;山海为界中策也;料宁远为界下策也。广财令彼纳贡称臣为上策;令蒙古各家索其旧额为中策,止于关曰互市为下策。”

狗汉奸范文寀还杀气腾腾地道:“如若不从,则派兵去取,再定盟约,城下之盟,予取予求!”

然而,黄台吉并没有采纳他的“上策”,而统统用了下策:宁远为界,两边互市。

他对诸酋道:“既然议和,则和为贵,逼之过甚,彼心怀不满,岂有和约?”

黄台吉指示已方谈判使节:“不必严苛!”

条件宽大,导致清廷内部议论纷纷,尼堪这才知道招待酒不好喝,当下托病,而佟养性则不发一言,索尼反成了亲华派,后来有人学到了东南府的新名词,把他称为“坚定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