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页)

有了思量后,陈益寿快速写了封回信让送赏赐的宫人带了回去。

且说婉嫔收到其父陈益寿的回信,看到陈益寿对自己生母和胞弟的安排还不算完全泯灭良心,也能松口气了。她被送到宝亲王府为侍妾之前,和生母孙氏、不足三岁的胞弟陈贵全一同挤在后罩房最逼仄的屋子里,她也只能睡在屋子里用纱橱隔断开的方寸之地,潮湿窘迫,如今总算能让生母搬到大一些的小跨院里,胞弟的亲事也能被重视,而不是随便打发了。

若说正式册封为婉嫔有什么好处,对她来说就是这个了。

熬油似的熬了这十几年,总算熬了个资历出来。

*

四月初十,寅时一刻(早上4点15分)左右,延禧宫令妃胎动不安,偏殿候着的接生姥姥立刻去正殿伺候,日常负责给令妃安胎轮班的三个太医也及时赶到了延禧宫。

因着皇贵妃有孕不好进产房,后宫中以苏梨末位份最为尊贵,因此不得不去延禧宫坐镇,睡眼朦胧中听到消息赶紧起身由霜降伺候简单梳洗更衣赶去了延禧宫,舒妃、庆嫔、婉嫔也先后赶到延禧宫。

这个时辰皇上正在上早朝,苏梨末便差遣了延禧宫的宫女去候着,一旦皇上下朝了,及时告知令妃临产之事,请皇上过来坐镇。

苏梨末坐在锦榻上,看着进进出出的宫女端着一盆一盆的血水,手心直冒冷汗。生孩子真的是鬼门关打转。特别是听着里面时不时发出的一声闷哼,配合着接生姥姥的调息用力再用力的声音,苏梨末只觉得一阵阵心慌。

此刻,不知道是身体本能的害怕,还是苏梨末内心的恐惧,只觉得手脚发麻。

如果,如果乾隆十年腊月里,原身不是因为生产四公主景顺难产,抢救了多日还是耗干心血去了,她也不会机缘巧合穿了过来,更不会有后来的种种。

“孩子胎位有些不正,怕是要难产啊……”接生姥姥一路小跑到殿外才禀告道。

闻言,苏梨末深深吸了两口气强稳住心神,抬高声音道:“本宫定要你们保令妃和皇嗣平安,伺候的太医呢?这节骨眼还不进去伺候等什么呢?若是有个什么闪失,等皇上下朝过来怕是要摘了尔等的脑袋。”

闻言,接生姥姥忙不迭进去,太医也顾不得其他赶紧进寝殿站在屏风外指挥接生姥姥再次努力。

“令妃,你且安心好好生产,本宫已经派人去候着皇上了,一下朝就过来。本宫也让宫女去翊坤宫拿对牌钥匙,去宫外紧急接院判宋仁进宫,他是妇科圣手,只要他来了,一切都会好的。本宫就在外面候着,有什么事儿你让人告诉我。”苏梨末此刻也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这么高的嗓门儿,然而喊的声音小,生怕里面令妃听不到。但凡,当初原身生产的时候有人能如此帮她掌大局,也许……

生死关头,浑身撕裂了般疼到难以忍受,生怕今儿一尸两命要交代在这里,突然听到苏梨末的声音,令妃心头一热又缓过来了些能撑住了,配合着接生姥姥和太医的说辞去做,慢慢的推动调整胎儿的方位。

一个时辰后,太医院原判宋仁火急火燎赶到了延禧宫,拿出金针帮令妃施针定胎,约莫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胎位正了不少,令妃也能好好生产了。

巳时二刻,乾隆刚见完大臣忙完朝政,就听李玉进来通传,延禧宫令妃娘娘正在生产中,便立刻摆驾去了延禧宫,刚走到延禧宫正殿掀开帘子,正要跨过门槛,就听到里面‘哇哇哇哇哇哇啊’婴儿啼哭的声音,乾隆喜上眉梢。

苏梨末等妃嫔看到皇上来了,忙起身请安。

“里面如何?出来个人汇报一声。“乾隆询问道。

接生姥姥刚接生好,剪了脐带,正准备擦一擦包起来,听到皇上的声音便加快手中的速度快速包好,和其他两个接生姥姥一同抱着婴孩出来了,喜气洋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是位公主,母女平安,娘娘生产后累极,此刻已经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