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第2/2页)

何货郎感激的很,现在少赔一点是一点。

他们心里都绷紧了一条弦,做好两手准备。一边是尽力开拓新销路,一边是给衙门提供线索,寻找两个骗子,何货郎也日日跟那七个受害者互通消息。

不过骗子如同鱼入大海,全无踪迹,就算是白知州下了令,也没有寻到人。时间拖的越久,找到人的机会越小。

一晃就是十多天,看着那些酱大缸,众人就发愁,可没有销路,他们也没有办法。

何货郎算是彻底死了心,开始盘算怎么堵上这个缺口,铺子不能动,只能找出家里的现银,先把尾款结了,再把酱料运回铺子里存放。

林青山一直眼巴巴望着,生怕林屿心软,好在林屿一直没有开口阻止。

如果是林屿自己的生意,平摊损失也无所谓,但可惜这是村里共同的产业,只能公事公办。

倒是何货郎反过来安慰他:“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我就学机灵了。这个教训买的值啊!”林屿无声拍了拍何货郎的肩膀,示意他努力!

何货郎咧开哭一样的笑容。

做生意一着不慎,就会输的倾家荡产,风险着实高,本来蠢蠢欲动还想自己出门闯荡的村民,这回老实了,他们自问还没有何货郎见识广,怎么分辨真假?倒不如老老实实的搞种植,至少种出一波赚一波。

林屿提着礼物上门感谢白知州的出手,白知州不以为意:“我本是父母官,治下的商人出了事,当然应该找我。不然还当什么官儿?”

虽然白知州过于爱惜名声,但在办实事这点,无可挑剔。

事情已经这样了,就要思考从中间得到的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林屿痛定思痛,突然想到一个新主意,“大人,这种上当受骗的事情并不少见,我倒有个主意,不如把各种案例收集起来,印刷成册,分发给居民,提醒他们警惕,不求天下无骗,至少救一个算一个。”

白知州沉思起来,“好像可行?只是如果写的太详细,会不会给骗子提供灵感?”

“如果那样,反而是因噎废食。再者,编写这个防骗案例之后,大人也需要过目审核,最终写成什么样,大人说了算。”

白知州对自己的文化水平相当有信心,既然做了最终撰稿人,他也点头同意,把这事儿交给林屿去办。

得到同意,林屿心里憋着一口气,打算好好搜罗一下行骗案例,撰写成功。就先从身边的人搜集真实资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身边人大大小小都有上当的经历。小到指路骗路费,大到被骗货款,甚至差点丢了小命,人人都有一把辛酸史,说道动情处,泪水涟涟。光是记录的纸,都用了一大叠。

本来是一时兴起,现在林屿觉得编写这个防骗手册或许能起大作用,他暂时把收集材料的工作交给旁人,自己专心统一汇总,给案例做一个划分。

这项工作耗时巨大,但是抵不过他激动的心情,仅仅用十多天就编写完成,定了初稿,分了上卷和下卷,上卷是个人骗局,下卷是商行骗局。

就连何货郎看过后,都深受感动,“我被骗了这么一遭就算了,如果能让别人少被骗一回,也算功德无量。”

他都这么讲,林屿自然放心的把稿子拿给白知州看,白知州翻了几页后,觉得整本册子字句简白,行文全是大白话,不用典也不用故,跟平时林屿的文风大相径庭。

“跟老百姓说话,就很简单的三个字,说实话。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能让他们听懂就行,在高深的也就无力理解了。”

白知州若有所思,“我懂了。书册暂时放在我这里,等我看过没问题,就出版刊印,先给州城人发上几百本。”如果每年能少几桩诈骗案子,他就阿弥陀佛。

白知州都这样说,十成里稳了七成,林屿常常舒气,最近总算有一件听了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