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2/2页)

来买香膏的妇人还算多,毕竟现在天气炎热,原来的滋润型就太油腻,正好换成了清爽款。

现在柜台上就有一个夫人正在拿捏不定,不知道该买什么。

蓉蓉热情的拿出柜台里事先准备的试用装,用干净白布在小挖耳勺上仔细擦拭,然后挖了一小块在那位夫人的手背上,“您先试试,看看哪一种更适合您的肤质。”

那位夫人颇有几分惊讶,“你们这里还能试用吗?”

“当然可以试用,瞧您说的。一罐子香膏买回去,至少也要用一个月,万一用着不舒服呢?用不完又拆封了退不掉,不是浪费您的银子吗?”蓉蓉看着老板在,表现的格外卖力,把背诵过的话术统统说出来,还分别给夫人的两手涂抹了两种香膏,让她亲自感受。

夫人低头闻着嗅着,觉得两种都好闻,取舍不定,蓉蓉就补充:“要不然您各自拿一种?香膏有小包装的,但是价格要贵些,大包装的一百文,小包装的六十文,但是后者能选两种。”

那位夫人笑了笑,“你们真会做生意。”把客人心思拿捏的死死的。

最后她选了两罐小的,打包放好,说是等会儿有人过来拿,而夫人还准备继续逛街。

蓉蓉怀着笑容把人送走,林屿夸奖了两句,做的很不错。不光是他会教,蓉蓉自己也肯学,很快就把一套客户接待的服服帖帖。

蓉蓉咧嘴一笑,额头微微冒汗。

“天气太热了,干脆在门口摆个茶壶跟杯子,供路人免费解渴喝水。”林屿突然想起什么,补充一句。

“那不是纯亏钱吗?”蓉蓉不解。

“短期看的确是亏钱的,但长期来看是赚的,赚的是口碑跟名声。再说了,一壶水能花了多少钱?这点钱我还是出得起。”事实证明,摆个桌子椅子,反而会让过来买香膏的妇人更放心,还能歇歇脚,以后回购的意愿更高,等到香膏铺子规模逐渐扩大,还能改造成糖水铺,变成一体化休闲沙龙的模式。

这些就暂时不用跟蓉蓉说了,林屿还打算慢慢实践。

“说得好!一壶茶水能花多少钱!但这种心思值得夸奖!”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大力夸奖着。

林屿回头一看,瞳孔一缩,这不是...县令大人吗?

他正要有所动作,县令抢先一步拉住他的肩膀,“嘘!我只是出来逛街,顺便帮我夫人拿香膏的。白夫人买的东西是不是在这里拿?”

蓉蓉没看懂两人之间奇怪的气氛,但客人来取东西她是知道的,麻利核对了姓名和购物清单,把牛皮纸包装好的香膏递了过去,“您的东西。”

白县令微笑着接过纸袋,一手把着林屿,两人站在铺面外围,四下无人听到他们的对话。

“我还想着谁这么胸襟开阔大气,原来是你,果然英雄出少年呐!”白县令微笑着,先进行夸奖。

林屿觑着他的脸色,他当然不会傻乎乎觉得白县令在跟他套近乎,两人身份一官一民,天差地别。白县令这么说话叫平易近人,他就叫不懂规矩。

所以林屿小心回答:“我赚的银子都来自大家,如果能回馈一二,也算没辜负大家了。”

“要是各个商家都像你这么想,该有多太平呐!”白县令感叹着。

这话一听就有故事!难道哪个商家头如此之铁,竟然敢跟县令叫板?林屿心思电转,但脸上还是摆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白县令似乎也就是感叹一句,说完之后也收回外露的神情,反而跟林屿提到,上次的端午庆祝搞的很不错,节目效果也好,想让他提前筹备中秋的活动。

林屿被天上掉的大饼砸到头上,险些站不住。他思考了几秒钟,直说自己先前没有经验,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如果县令大人看好,不妨他先写个计划书出来。

“行。”白县令痛快答应,说了一声他看好林屿就走了。

望着县令离开的身影,林屿心想,上次端午已经让他赚足名气,这次再搞中秋活动,那不是要赚翻吗?

林屿不信,白县令看不出他在其中赚取的利益和获得的声望,要知道连县令夫人,都知道他家的香膏铺子哎!玉香雪绢花的事,也早就传的沸沸扬扬。

但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一条规则,没有明确提出反对的事情,就是默认赞同,事情过去这么久,县令也没人派人来警告什么的,看来是可行的。

想到这里,林屿突然从记忆里翻出一件事来,要知道最初,三色蔬菜面的大卖,就是因为衙役带了一碗面回去,然后被县令随口称赞了一句,这才被取名福禄寿面,名气传播出去的。

这么想来,白县令还真是个宽宏大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