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2/2页)

回顾他的人生,小学时被迫转学,哭着要记一辈子的同学,不也渐行渐远吗?同学,朋友,同事,每个人都只能陪同一段路,然后寻找下一个同路人。

“可是康安是我哥哥,是家人啊,这不一样。”康平倔强起来。

林屿只好换了角度:“那你在想想,康安去外公家,是不是能得到更好的条件?也对他的人生更有益处?”

康平不情愿的点头。

“药汤苦口能治病,耕种辛苦有收获,虽然分离很难受,但对康安的人生有益处,我们作为亲人,当然要鼓励他朝着更好的地方去,祝福他,愿他的人生更加灿烂。答应我,如果康安真的要走,好好告别可以吗?”林屿正视康平,“等你再长大些,完全可以自己去赤州看他啊,不是很远的。”

“赤州有七八百里呢,怎么去啊...”康平小声嘀咕,“我还是不懂,但我尽量。”

他尽量做到好好告别。

“乖孩子。”

林屿再次摸脑袋。

他们两没注意的是,窗户外的有个人影悄悄的走开了。

*

下午,院子外面有人敲门,难得没出门的康安主动去开了门,让院子外的人进来。

“春霞姐你怎么来了?”

“我过来交账本,这个季度的账该结算。”春霞姐晃了晃手里的册子,“你先看看。”

“来了。”林屿从室内出来,接过账本。

自从开始长期合作,他们就跟夏老板约好,三月结算一次,而拿挂面的数量也不固定,只要缺了就来。

春霞姐只会最简单的记数,可她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多少斤两都是一清二楚的。

林屿把她记的粗账按照日期排列出来,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咋了?”

“供货量少了。”如果把数据分摊到每一天,就能看出来,以前巅峰时期,每天要消耗三十斤面条,后来逐渐稳定到二十来斤,现在降到十七八,甚至有时候会掉到十四五斤。

整整少了一半!

“啊,这有什么问题吗?”春霞姐很迷茫。“有波动不是很正常?”

“不正常,春霞姐,县城挨着码头,扛大包的工人那么多,按理说只要稳定下来,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现在跌的这么厉害,唯一的可能就是出现了竞品。”

“啥叫竞品?”春霞姐继续虚心求教。

“就是跟我们卖的商品,同类型的东西。”林屿肯定的说,“应该出现了其他的面馆吧?”

不然没法解释。

“我真没留意,但是小屿你都这么说了,多半是的。”她已经坐不住了,立刻就想上县城去打听。

“没事,打听还是要打听的,我有应对的办法。”林屿安慰她,“姐,等你回来咱们再商量。”

“好!我马上去!”春霞姐风风火火的走了,连茶都没喝,她性子急,现在稳不住也是当然的。

但林屿早就想到这一点,挂面技术含量不高,会出现山寨简直再正常不过,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替代方案等着实施。

这时候,康安从厨房里走过来问,“大哥,春霞姐不留下吃饭吗?还有,晚上吃什么?”

“她还有时,嗯,准备上她的分量吧,至于晚上,大哥来给你们露一手!”林屿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康安让出主厨的位置打下手,林屿挽起袖子开始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