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第2/3页)

沈翠的那点小小心得在他面前跟稚子言语无甚区别,不过老人家从不嫌弃,反而还回信鼓励她,指点她。

沈翠银钱不多,每次都是托行脚商人转达,通常一封信寄过去要一个多月。

老山长不知道用的什么门路,反正他的回信寄过来只需要一半时间。

算起来,两人也通了半年的信了。

四月府试结果出来,沈翠就写信过去,分享了自家书院中的卫恕考过了府试的喜讯。

这封回信比前头那几封厚实的多,沈翠收到信就打开。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老山长贺喜,而后就是此次县试和府试的题目,让沈翠可以给自家的书院学生做做看。

不只是沈翠他们这边府县的,还有其他府县的!

这么一沓试题,说是千金不换都不为过!想来也只有弘乐书院这样屹立两朝的老牌书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搜集到,更无私地愿意与人分享。

沈翠对老先生越发崇敬,眼眶都有些发热。

一直看到最后一页,沈翠有些懵。

老山长说自家书院会组一个交流团出来游学,里头有一个他的学生,情况比较特殊,不知道翠微这边方不方便照顾。

末尾他老人家也说的很明白,不是要用试题来换这份照顾,两桩事一码归一码,只是合在一封信里写了。

若翠微这边不方便也无甚,后头翠微的学生做了试题,遇到困难的地方还是能写信去和他交流,莫要有心里负担。

这事儿沈翠实在没大看懂,就喊了劳不语过来参详。

劳不语就解释道:“书院大比之后,没有院试的那一年,拔得头筹的书院可以派出学子代表,到其他参加的书院里头学习交流。其他书院不能藏私,得好好分享经验给他们。而他们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达到交流共赢的目的。”

这还挺好理解的,这等于是书院大比冠军的彩头,而且也促进了参赛书院的交流。

但劳不语也纳闷道:“一般招待这些游学学子的书院,都得是青竹书院那种有名望、教育资源丰厚的。老先生咋还派学生到咱们书院来?”

不是他们要妄自菲薄,书院之间差不多水平的,那才叫交流双赢。

弘乐书院那样的书院,派学子代表来翠微书院,那真的跟扶贫没两样。哪里就需要老山长这般放低身段,特地写信来请求的?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有些想不通。

“不过总归是好事,派出的游学学子代表弘乐书院的脸面,能在那样的大书院里头展露头角的,必然是人中龙凤。信件里头不好写的太详细,免得万一落到旁人手里被人说嘴,等人到了,咱们再问问其中缘故。”

沈翠点了点头,反正他是真的孺慕老山长,书院大比的事儿加上这次这么些试题,等于承了人两次恩惠。是该回报的时候了。

虽到现在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但她已经打定主意要好好照顾人家。

后头沈翠就写了回信,先表达了感谢,并说无甚不方便的,让老山长随时派人过来。

这次她回信花了贵一倍的价格找了镖局去送,半个月之内送到了弘乐书院。

彼时老山长已经收到了来自其他书院的几十封回信,都是表示游学团随时可以去,他们随时欢迎,但单独某个人的,他们则言辞委婉地表示不大方便。

为此老山长没少头疼。

这天翠微的信件到了,书院里做杂活的高瘦少年帮着送到了他跟前。

看到恩师的白头发又多了几根,他过意不去极了,小声道:“先生,不然……不然就算了吧。我回去种田放牛,也是能过活的。”

老山长日常都是和蔼非常的,听了这话脸直接板了下来,“种田放牛讨生活,这就是寒窗苦读十年想要的结果吗?”

少年红了眼眶,眼神中带了几分不甘,但还是道:“可我更不想您因为我的事伤神至此。”

“你莫要说那些糊涂话,”老山长的语气又变得和缓,“府试的事……也不是你成心为之,我为你寻个暂时落脚的地方,等这事儿过了,你再回来。”

少年背过身擦了擦眼睛,正好有顽皮的学子来找老山长交悔过书,推门进来看到他在,下意识地怪叫道:“‘霉出血’,你怎么在这?!”

怪叫出声后,那学子发现山长也在,立刻懊悔地捂住了嘴。

那绰号叫作‘霉出血’的少年也跟着涨红了脸。

按着以往的发展,老山长后头必然会惩治对方。弘乐书院风气好,对方虽然后头并不会开展什么报复,但更会应证‘遇到他就没好事儿’的那种传言。

不过此时打开了翠微书院信件的老山长却没顾得上这个,只是开怀笑道:“好孩子,你总算有个去处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