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4页)

安国公府像之前上交兵权时那样,只管紧闭了门户,一概不与外人接触,当然这是后话。章

比起朝堂间对此事的褒贬不一,民间对此事的态度就要积极的多。

本朝的老百姓们不懂什么德不配位的,他们只知道安国公不仅率领军队打退了蛮族一波又一波的入侵,还活捉了蛮族的首领。对于他们来说,安国公是让他们不必饱受战乱之苦的大英雄。

况且安国公府从不仗势欺人,对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勋贵和官员们,自然是安国公府更得人心。

百姓们知道有些官员们对安国公入主凌虚阁的事情强烈反对后,极为的愤怒。

有说那些官员们成日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反对这个反对那个的,也有说那些官员们与其反对安国公还不如为他们百姓做些实事的。

民间的流言愈演愈烈,逐渐传进了那些官员的耳朵里。

他们没想到百姓们会如此的支持安国公,也担心这些流言会传到启和帝的耳朵里,因此他们也渐渐的不敢再上折子了。

至此,朝廷上下才没有再反对的声音。

皇城内,启和帝听完底下人的汇报,露出了愉悦的笑容。

他从私库里掏钱去民间散布流言还是正确的,看那些臣子不就不敢说话了吗?

启和帝也是会算自己的帐的。

自古以来坐在皇位上的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不就是底下人拥兵自重吗?

对启和帝来说,李浩淼能主动上交兵权是一件极为识时务的事情,这样一来他们双方的颜面都能保存。

并且,李浩淼上交兵权的行为也给后人做了一个极好的示范,他自然要投桃报李好好的封赏他。

对他来说用凌虚阁的虚荣换取安家军的兵权实在是一件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偏偏那些朝臣们像是看不懂这些事似的,一个劲儿的在那反对。

不过现在他们也不会再反对了,这么一想,启和帝的心情又愉悦了起来。

他吩咐人去安国公府传旨,说是贵妃想念几个外孙了,让安国公夫人带着几个外孙进宫看一看贵妃。

安国公府

对于儿子上交兵权一事,老公爷虽说表示理解也很赞同,但他心里到底是有些不舒服的。

毕竟对他们这些武将世家来说,兵权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可启和帝下的这道旨意正正的打中了老公爷的七寸。

本朝能入主凌虚阁的只有开国那十二位功臣,他儿子是第一个没有立国之功却进了凌虚阁的武将。

这件事情一定会被记入史册的,他儿子一定会名留青史。

饶是老公爷一向稳住,想到这里也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老太君等人在接到圣旨后也很是激动,不过因为圣旨颁下后,外面一直有些反对之声,她们担心陛下会因为那些反对之声收回旨意,因此尽管收到圣旨有一段时间了,老太君等人也没有为李浩淼庆祝。

现下老太君等人见陛下宣魏若和孩子们进宫了,便知这事已经正式定下来了。

她们也可以为李浩淼庆祝了。

当天晚上,老太君就先在老君堂摆了几桌家宴。

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带着家人们过来了。

二老爷满面红光的看着李浩淼,那模样比老公爷这个当父亲的还要自豪。

三老爷也很是激动,他还对老公爷道:“大哥,侄子真是给咱们老李家长脸,这么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定要去告祭一下祖先们才是啊。”当天晚上,老太君就先在老君堂摆了几桌家宴。

老公爷闻言陷入了沉思。

安国公府的祠堂并不在京城而是在与京城相距约莫半天路程的阳溯县。

他们如果回去的话倒是不远,但要是再带上女眷和孩子的话就有些麻烦,再说了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去告祭祖先,会不会被人说轻狂?

这么一想,老公爷就有些不愿意了。

二老爷看到老公爷面上的神色心中着急,他向三老爷使了个眼色。

三老爷会意,他笑着对老公爷道:“大哥,咱们家也确实要回去告祭一下祖先了。先是有两个孩子承蒙圣恩,得封县主,再有侄儿打了胜仗,现在又有侄儿入主凌虚阁事,这几件事情单哪一件拿出来都是光宗耀祖的喜事呢。”

老公爷的神情果然松动了起来。

二老爷见状就趁热打铁的道:“是呀,大哥。之前两个孩子得封县主的时候,本来说要请客庆祝的,但是娘和大嫂都说侄儿还没回来就先不声张了,眼下侄儿都回来了,这怎么的也得庆祝一下吧。”

老公爷闻言犹豫道:“这事情都过去好久了,我们不如把两场宴会放在一起摆吧。”

二老爷闻言摇了摇头道:“那可不行,怎么的也要连摆三天宴席才是。莫说别的,润姐儿她们可是贵妃娘娘的亲外孙女。咱们家怎么的也得给她们做脸,不然让贵妃娘娘知道了这事只怕会觉得咱们不重视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