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说了很多(第2/3页)

“PTA我们当然知道,只是,这样的合作的模式,按任经理前面和我们说的,一起在期货市场同进退,这个怎么同进退法,我们并不是很清楚,是一起买,一起卖吗?”施总问。

任溶溶还想说什么,刘芸摆了一下手,任溶溶不响了,刘芸问:

“毛总、施总,我想了解一个事情,如果方便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告诉我们。”

“刘总请说。”毛总说。

“你们可以调动的资金有多大?”刘芸单刀直入,问。

“十个亿左右吧。”毛总说。

刘芸点了点头,她说:“前面施总问,双方怎么合作,是不是一起买卖,当然不是,我们的合作模式很简单,那就是阶梯式操作,分段性合作,我们保证你们获利,你们负责给我们造势。”

“什么意思?”毛总问。

刘芸站了起来,她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面,拿起白板笔,在白板上画了一条横线,刘芸用手里的笔,指着这条横线说,毛总、施总,大家都是同行,我想,你们也都知道,金融市场,永远也不可能会处于这样的一个状况。

毛总和施总点了点头。

刘芸沿着这条横线,画出了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刘芸说,更真实的状况应该是这样,有人说,就像是心电图,这个说法很形象,确实是像心电图,而且,它确实就是心电图,金融市场的曲线,从来不是冰冷的,它的每一次波动后面,代表的都是人心。

只是,它的每次波动,汇聚了太多的人心,多到了足以把单个的人,在里面淹没了,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人心的跳动,以为这只是一条冰冷的曲线。

所以,有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指标,试图去分析这条曲线,以为这条曲线是有规律可循的,什么市场派、技术派,其实都是舍本逐木,金融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是非理性的,你怎么能这样用理性的手段,冷冰冰地去剖析它?

“刘总,你怎么能说金融市场的每一次波动,都是非理性的,如果这样,那是不是,我们学的每一本教科书,都是错的,是废纸?”施总问。

刘芸看着他,微笑着点点头,她说:

“如果施总是金融专业毕业的,那我的答案,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我的答案是是的,所有的金融教科书,都是废纸,都是历史书,是总结已有金融现象的人云亦云,而金融市场日新月异,每天每一分钟,出现的都是新现象。

“华尔街汇集了那么多最聪明的大脑,它之所以让人敬畏,也是它们之所以能掌控世界金融命脉的,恰恰是在于,它们从来不研究过去,而只着眼于未来,过去是每个金融系的教授,都能够看清楚的,但未来,就算是有十打的金融系教授在一起,他们也看不明白。

“我敢保证,要是让那些金融系的教授去进行实操,一定会血本无归,你们知道,这个世界,造成亏损比例最高,亏钱最多的是什么人吗?基金经理,特别是那些有教授和博士头衔的基金经理。

“他们擅长的,不是操盘,其实是用这些头衔,和那一堆实际是废纸的理论,去忽悠投资者把钱交给他们,看看他们实际的业绩,都惨不忍睹。”

“这样说,有点绝对吧?”施总说。

刘芸笑道:“没有,我这样说,是有我的根据的,我敢说你们让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把他们的成绩单拿出来,和我们比,他们都不敢,比了会让他们无地自容,要是把这两份成绩单,放在他们的客户面前,他们的客户,马上就会成为我们的客户。

“就拿我们公司来说,我们招人的时候,只限制一种人不招,那就是金融专业的博士、硕士不招,其他什么专业,什么学历的我都招,我曾经和他们开玩笑说,要是按学历比,我们公司,可能是整个金茂大厦,学历最低的,我这里连高中生都有。

“为什么金融专业的博士、硕士不招,因为他们中毒太深,要改变很难,我这里需要的都是能打仗的战士,而不是去招揽资金的掮客,我们的目的是要怎么为我们的客户创造利润,而不是他们亏了,我靠着佣金,腰包还鼓了,杀死了这家,接着去杀下家。”

刘芸说着的时候,看到毛总和施总神情都有些忸怩,刘芸笑道:

“对不起,我这样说,不会把两位都得罪了吧?”

毛总和施总的脸都红了起来,任溶溶却在暗暗偷笑。

在此之前,他们怎么可能没有对准备合作的对方,做过背景调查,毛总和施总,他们两个,可都是正经的金融博士。

金融博士,又是大国企的部门老总,手里掌握着十亿的资金,刘芸说这么多,就是要先杀杀他们的气焰,这也是为以后的合作打基础,一个自视甚高,经常会自作主张的人,是有合作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