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成事

前世的时候, 芸姐儿被白家人害死且不说,文哥儿的婚事,在后来其实也有一二波折。

那是赵夫人去世三年后的事情了, 文哥儿已经守完了孝,年岁也不小了,正是说亲的时候。

卫大人没有再娶的意思,家里也没人做主,因此就将这事儿托付给蒋明菀来相看。

蒋明菀那会儿虽然与徐中行的关系已经不怎么好了,可是想着到底不能耽搁了孩子,也就把这差事接下了。

结果她这边还没有看出个人选来, 就有人突然打上了门, 说是文哥儿强占了他们家的闺女,要文哥儿给个说法。

这消息一出来也惹出了不少是非,因为那个打上门的不是旁人, 正是白家二房的姑娘。

后来事情到底是怎么处置她没多打听,只记得后来, 那姑娘到底是没进卫家, 听说事情是子虚乌有虚构的, 来卫家找事儿,也是为了讹人。

不过这话都是徐中行给蒋明菀说的,蒋明菀也不知这里头到底有几分真假,只是记得, 至此之后, 文哥儿的婚事便十分艰难, 连着相看了几个都不太趁意, 直到后来实在不能拖了, 这才娶了卫知府一位同僚的女儿, 那姑娘蒋明菀后来见了,规矩是不差,可就是人有些木讷,不大会说话,。

这些念头不过在蒋明菀的脑中一闪而过,她很快又露出一个浅淡的笑来,柔声道:“这事儿倒是不急,等到卫知府的事情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婚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赵夫人听着这话叹了口气,她可没有蒋明菀这么乐观的想法,也只以为她说这话不过是在安慰自己。

“等下次再去看我们老爷时,我也与他商议商议,总不好耽误了孩子。”说到这儿,赵夫人又抹起了眼泪。

蒋明菀看她这个情形,便知道她对这里头的事儿应该所知不多,也不多话,只温声安慰她。

赵夫人也不是个矫情的性子,难受了一会儿便也罢了,又和蒋明菀说起了别的,两人说说笑笑,眼看着就到了用午饭的时候。

蒋明菀在卫家吃了午饭这才走,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有些依依不舍,但是孩子们经了这一遭,也懂事了许多,没有歪缠耍赖,只约好了下次再来,便分别了。

等到上了马车,蓁姐儿忍不住道:“母亲,您说卫大人这回能好吗?芸姐姐这几日因着这事儿,都瘦了一圈了。”

蒋明菀叹息着摸了摸蓁姐儿的脑袋:“放心吧,会好的。”

蓁姐儿听着这话,虽然心里好受了些许,但是却也觉得是母亲在安慰自己,可是这种事,她是一点忙都帮不上的,因此也只能祈祷,芸姐姐家里会尽快恢复平静。

等回到了徐家,蒋明菀找了福安过来,让他去打听一下白家二房的事儿,尤其是那位二姑娘。

前世那件事,她至今还觉得有些古怪,如今也好提前做些准备,看看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而福安虽然觉得太太这命令有些奇怪,不过他自来话少,也不多问,便领命出去了。

徐中行不知家里发生的事情,他自打那日从杨家回来,除了拜访了几个省城里相熟的同僚,便在驿馆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每日里读书习字。

而巡抚大人那边,自打杨如珪送了信之后,竟也没有消息,好似无事发生。

索性徐中行养气的功夫不差,倒也能耗得起。

至于通判大人那边派来的人,虽然并不知徐中行拜托杨如珪做的事儿,却也将他每日都做了什么一一记录下来报了上去。

通判看着他这乏味无聊的生活,只是冷笑:“看来果真是黔驴技穷了,找的这些人也没一个管用的,你将这些名字都抄一遍,送到臬台大人府上。”他将手中的纸递给了跟前的心腹。

那心腹点头应了,将纸揣到了袖子里。

通判大人这边自以为得计,继续花天酒地,而徐中行那边却依然不急不缓的等消息。

这一等就是三天。

这天徐中行刚洗漱完,正要用早膳,却突然被一个仆役给撞了一下,边上的书童清风就要呵斥,徐中行却感觉到有个什么东西塞到了自己手里。

他面上不动声色,制止住了清风的行为,又对眼前这个看起来诚惶诚恐的仆役安抚了几句,这才抬脚进了厅堂。

他到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用膳了,只是那些人都远远躲着他,不敢与他搭话。

徐中行也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并不多言,坐在一旁,叫了以往常吃的饭菜,不急不缓的吃完,这才转身回了房。

那些人看着徐中行的背影,忍不住叹息:“旁的不说,就这份气度,却是不凡。”

这话说出来没人敢附和,而说话的人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急忙打了个哈哈,又说起了别的。

徐中行毫不在意这些,他等一回了自己房间,就将一个纸团从袖子里拿了出来,细细展开之后,上面只有六个字:巳时末,云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