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帮扶(第2/2页)

父亲被一路从京城贬谪到了东南,卫知府也下了狱。

这般想着,扬哥儿心里倒是有些丧气了,一路再没吭气。

福安看着少爷蔫蔫的样子,只当他是没玩够,心里不舒坦,也不多言,只想着等回了家,兴许就好了。

蒋明菀这边不知道儿子的心思,但是看着儿子回来的这么早,也知道了赵夫人的意思,心里倒是对她高看一眼,同时也知道了如今卫家的情形。

蒋明菀沉默了一会儿,对来回话的福安道:“挑人送过去的时候,选些警醒的,手脚利落的,如今只怕卫府上下也是一团乱,难免会有人想要浑水摸鱼。”

福安恭声应了,这才退下。

这天徐中行回来的比较晚,一直等到天都黑透了,这才回来。

面色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有些疲惫和憔悴。

蒋明菀急忙将他迎进屋,然后又让人端了熬好的鸡汤,和一直在炉子上热着的晚膳出来给他用。

徐中行二话没说,先吃了半碗鸡汤面,这才缓过神来。

蒋明菀看他难得这么狼狈,竟连礼仪都没顾忌到,下意识给他夹了一筷子小菜,温声劝慰:“慢点吃,小心伤着胃。”

徐中行拿着筷子的手一顿,点了点头,又恢复了之前的端正模样,夹起了蒋明菀布给他的菜,小口小口的就着菜,将那碗面吃完了。

吃完之后,徐中行这才腾出功夫来说话:“你今晚给我准备一下,明儿我可能要出趟远门。”

蒋明菀一皱眉:“出远门?老爷要去哪儿?”

徐中行叹了口气:“巡道大人遣通判大人及我等官员一起去两司回禀今日之事。”

蒋明菀回过神来,这事儿倒是的确耽误不得,一府的主官入狱,的确得有个说法才是。

蒋明菀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吩咐人给你收拾行李。明日什么时候走?”

“一大早就得走。”徐中行道,他沉吟了片刻又道:“还有,取两千两银票给我。”

蒋明菀一惊:“这么多钱?做什么用?”

徐中行苦笑:“既然去了,总得想办法为知府大人疏通疏通。”

蒋明菀皱眉,这次去,主事的肯定是通判,当着通判的面为知府疏通,只怕这事儿不好办,但是徐中行并非无智之人,这样的情形他肯定也早有所料。

如今他却依旧要行此事,想来他心里早有定计,不独独只是为了这个。

蒋明菀虽然想明白了这一点,只是心里难免有些不舒坦,他总是这样,什么事儿都不肯和她说明白。

若是平时,蒋明菀必然是要有些气性出来的,但是如今情势紧迫,她到底压下了心中不满,点了点头:“我给你支三千两银子,一方面是给知府大人疏通,一方面也该给师母她们补贴些。”

徐中行的老师杨言正的老家就在本省,当年杨言正身死,他的妻女就离了京城回了原籍,如今正住在省城,蒋明菀甚至觉得,当年她父亲为徐中行疏通,徐中行选了这个地方过来,有一大半的原因是为了照顾老师的家人。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义,毕竟杨言正对徐中行那可是有再造之恩的,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杨言正,徐中行能不能念书都不一定呢。

只是这件事十分隐秘,知道的人没几个罢了。

徐中行没料到蒋明菀会这么说,面上也露出几分惊讶,不过到底还是点了点头:“夫人考虑的周到。”

蒋明菀笑了笑,再没深入这个话题,只继续和徐中行说起了今日去卫府的事儿。

这一晚,徐中行留在了正房,倒也没做别的,只是安安静静的睡着。

蒋明菀听着身侧徐中行平静的呼吸,定定看着帐子顶,想着省城的那家人,心里的念头飘飘忽忽的。

前世她发现了徐中行心中另有她人,她也曾想过,那个人到底会是谁?

可是徐中行自小到大的人生都很简单,根据她婆婆和她唠的家常,除了徐中行的亲妹妹和他亲娘,徐中行从小到大接触过的女人几乎为零,而且她也不认为徐中行会喜欢上什么普通的女子。

那么排除来排除去,也就只剩下杨言正的小女儿杨静姝,能与徐中行沾点边。

两人年岁相当,杨静姝在闺阁中也有才名,可以说十分般配了。

而且这种将女儿嫁给门下弟子的事儿,也很常见,甚至还会传为一桩美谈。

只是有一点却不符合,若是真的,当初徐中行中状元的时候,杨言正已经是次辅了,没理由他的女儿争不过她这个礼部侍郎的女儿。

蒋明菀有些忐忑的心安静了下来,应当不是她,看来自己还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