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锦鲤使用手册(二十三)(第5/6页)

听到她的话后,温远辉笑着摇了摇头:“这些恐怕还不够呢。”

“一万藕梗大约只能抽出二两五的藕丝,这些藕丝,也就能做出十盒印泥。”

池安听着他的回答,睁大了眼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制作藕丝印泥的难度:“那这一万个藕梗,都需要人亲手掰开抽丝吗?”

“当然,这藕丝抽出来以后还不能接着用,要阴干,第二年才能正式使用。”

温远辉一边说,一边带着她们来到了自己制作印泥的工作室,里面摆着不少瓶瓶罐罐,池安扫了一眼,发现是一些制作印泥的材料:珍珠粉、朱砂、犀黄等。

她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找好光影,对着屋子里拍了几张照片。

“您之前说制作一方印泥需要数七年之久,藕丝阴干需要一年,剩下的时间用在了哪里呢?”

“还有油啊,制作印泥的菜油需要晒,晒得时间越长越好。”温远辉认真地和她讲起了制作印泥的难度。

池安听到最后快要制成的印泥需要搅拌两个星期,制成后还需要静置半年后,眼中充满了敬意。

“这样一看,您在某宝上卖给我的,算是亏本甩卖了吧?”她看着专门用来制作印泥的模具,叹息着开口。

看到了印泥具体的制作过程后,这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超出了她的想象,又怎么是仅仅八百元就足够买到的。

“一开始标的是原价五千。”温远辉自嘲地笑了笑,眼角的细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后来看着没有人买,就慢慢的降到了三千、一千,再就是八百。”

池安看着他眼中难以隐藏的失落,近乎无声地叹息了一声,就连价格降到八百的时候,也只有她一个顾客。

她抿了抿唇,压下了心中的惋惜,拿出了属于记者的职业素养,认真地开始问起了早就准备好的问题:

“温先生,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了藕丝印泥的制作难度,这样耗费人力和财力的制作过程,您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

正在她认真采访的时候,谢清办公室的会客处里,秦秘书看了一眼坐在会客沙发上看起来都表现的云淡风轻的两个人,默默地把茶端了上去,近乎无声地退了出来。

谢清和顾辰相对而坐,一黑一白,两个人身上的气场完全不同,一个攻击性十足,举手投足间满是凌厉;一个看起来淡然平和,只是抬眸时露出来的眼神,让人不自觉地生出了几分胆战心惊。

“顾总真是稀客。”谢清慢条斯理地挽起了袖口,动作看起来带着些许漫不经心,“听说经过医院检查,顾总的身体已经大好,真是恭喜。”

顾辰听到他的话,眉梢微动:“听闻谢总最近公司事事顺利,同喜同喜。”

“顾总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谢清放下整理袖口的手,抬起头,漆黑幽深的眼神在顾辰身上停留了一瞬,“总不能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合同,就劳烦顾总亲自跑一趟吧?”

“我只是听闻谢总和安安关系甚好,所以来替安安把把关罢了。”顾辰倚着沙发,轻描淡写地开口,“安安心思单纯,容易被人利用。”

“看来顾总对自己认识足够深刻。”

论起利用,顾辰可是从一开始,就存着利用池安能力的心思。

顾辰听到他的话后,眼皮都没有抬:“现在看来,比不上谢总。”

他在用池安的能力调养好了身体后,就下意识地和她保持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朋友关系,他怕太多的接近会让他贪心不足,只不过这个贪心,并不是单纯的指气运罢了。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他这次来,只是为了帮池安看一眼谢清这个人,看看频繁出现在她身边的他,是不是对她存着利用之心,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上一次他在包厢门口,清晰地看出了谢清眼中透露出的对池安的近乎偏执的眼神,不加掩饰。

“顾总,安安虽然称呼你一声叔叔,可是这也并不代表你们之间的关系好到可以越过她,直接找我。”谢清挑了挑眉,深邃的眼中满是强势,“你说是吗,顾总?”

“我只是来谢氏和谢总签一个合同而已,谢总何出此言?”顾辰端起茶杯,即使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但是在阳光下,他看起来还是有着几分虚弱,“至于其他,只不过是随口闲聊而已,谢总不要太过敏感。”

“谢总和安安在一起这么久,知道她喜欢什么吗?”

池安喜欢的、在意的,他从很早以前就有所察觉,所以才会想要远离。

“我当然知道,哪怕对她并没有足够的了解,知道的并不全面,那又怎样?”谢清坐在沙发上,双腿交叠,这明明是一个放松的姿势,却带着满满的攻击性,“我只知道,只要我把能够给她的,都送到她身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