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第2/3页)

可他不敢和贤好对着干,更不敢跟荆缙告状,只能忍耐着,拼命展现自己,与贤好处处争功。

皇帝已死,后宫的妃子自然不能再留在皇宫,回家的回家,出家的出家,而有皇子公主的,则留了下来。其中安妃与七皇子也是如此。

安妃见不到荆缙,找到了学者,求放她母子一命,却不想学者虚扶起她,难得笑道:“娘娘想必有所不知,若是七殿下有才能,将来他想当皇帝,也是可以的。”

——差点将安妃吓跑。

宫中宫殿空出了不少,不止学者有份,就连千面都有一院。

不过他们注定不会久居宫中,只是暂住而已。

三个编书青年之中,就有吕骞一个。

章盛嫌弃他是个死编书的,可吕骞不这么觉得,他只是悲伤为什么一同入京的章盛变了这么多,又替狄水奇高兴。

可惜狄水奇领命后走的太急,他们连面都没见上一面。

吕骞怀着好奇心和敬畏,随着贤好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宫院之中。

三张桌椅前站着一个只比桌椅高上几分的少年,听见声音回头看了过来。

贤好恭敬的福礼:“先生,人已带到,您请吩咐。”

“不用,你叫人多准备些吃的用的,编书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你去殿下那里忙就是。”

贤好再次福礼,恭敬退下。

没过一会,就有成排的宫女送来了水果糕点,又有被褥枕头被一一铺好,并留下了三位,负责研墨。

三个编书青年被这阵仗吓住,一动不敢动。

学者看他们一眼。

他对吕骞有些印象,曾与盲医荒北一行,不像狄水奇一腔热血,也不像章盛尽是野心,性子有些软,却胜在老实听话。

做编书这种耐心活刚好。

另外两位也是听话的,不然也不可能被选中过来,学者拍了拍桌子,示意他们坐好。

桌上的笔砚都已经准备好,见三人握好毛笔翻开书页,他手中拿着教鞭,依次点在三人桌面,道:“民律、刑律、杂律,统称为大荆律法,一人写一样,要规整整洁。”

三人一怔,这要怎么写?

学者拍了拍教鞭:“你们是特意选出来的,可不要叫我失望。”

接下来,三人才见识到,何为一人一样了。

“《民律》总纲,第一章……”

“《刑律》总纲,第一章……”

“《杂律》总纲,第一章……”

写第一章的吕骞刚刚停下笔,教鞭就敲到了他桌上。

“《民律》总纲,第二章……”

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一边默记一边快速书写。

学者说的清晰却快速,刚好叫三人都能接上,而他教鞭也从未指错,不用担心三人写窜。

三人看到他时的那点疑惑怀疑已经完全消失,甚至连敬佩的心思都来不及升起。

御花园中,不算找到了坐在一起的两位公主,荆彩歆与荆彩宜。

她们不似荆彩蕊有个贵妃的母亲,在宫中谨小慎微,皇帝在世时,只能每日想着皇帝会将自己赐给什么人,现在荆缙这个不熟的兄弟上位,她们也在思考,他会怎么安排她们?

会是嫁给那个玄衣的剑客,还是琉璃瞳的书生,来作为拉拢臣下的筹码呢?

不算并不知道两位公主的少女心思,捋着胡须靠近了,看她们瞬间拘谨起来,笑道:“二位殿下,可有兴趣出宫走走?”

出宫?

两人对视一眼。

不算点头:“乌驼的乌涂雅公主还在京城,近些日子宫中会有些许忙碌,可能顾不上二位殿下,不如在京城逛一逛,散散心情。”

她们见过乌涂雅,她就像是窗外飞的鸟儿,与她们完全不同。

从未出宫过的两人有些心动。

“二位殿下可以邀乌涂雅公主去京郊的万花山游玩,贫道奉监国殿下的命令,将一路保护二位殿下安全。”

知道是荆缙让她们去的,二人也不再迟疑,感谢不算几句,就回去准备了。

红胭回了灵秀楼。

她月下红裙的样子有多美,在群臣心中的阴影就有多深。携家眷回府之后,耳提面命自家儿子禁止再去灵秀楼,其余人虽不解发生了什么,却也长了心眼,有样学样。

以至于灵秀楼最近难得冷清。

钱妈妈都愁白了头发。

……

后世史书记载,鸿德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鸿德皇帝驾崩六日后,六皇子缙登基为帝,同日京城西街血流千里。

这一日被称为盛世之始。也正是从这一日开始,新律法被大面积普及与真正实行,大荆经历百年,正式走向繁荣盛世。

同时,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浮云二字,后续的史书中偶有提及,也不过只言片语,叫后世史学家翻烂了大荆正史野史,也不过是叫好奇心更重,疑问更多而已。

而史学家又发现,乌驼国公主乌涂雅在同一年回返乌驼,受到兄长姐妹的压迫欺辱,然而她并没有如先前一般逆来顺受,而是一路披荆斩棘,将兄弟姐妹全部斗垮,自己登上乌驼王位,成为乌驼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