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3/5页)

“我今年不参加考试,要是考上了又不去报到,就是浪费名额,以后有机会再说吧。”项小鸿在肚子上抚了抚说,“我妹妹也要参加高考,反正我在家没什么事做,不如来听听课,把咱们讲过的题给我妹妹邮寄一份做参考。”

*

被姐姐惦记的项小羽,已经给自己找好了补习老师。

天冷以后,宋恂就不让两个儿子在门口摆摊儿下棋了,要么在家里玩,要么让他们去隔壁找邢爷爷一起玩。

项小羽与邢老师两口子不熟,不好意思像小宋哥似的,把孩子扔给人家就撒手不管了,所以中途经常提着水果点心送给隔壁的老两口。

双方接触得多了,她也就知道了,这老两口都是一中的退休教师,邢老师教数学,他老伴郑老师教物理。

她有两次送孩子去隔壁下棋的时候,邢家门口简直能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各个年龄段的人排着队来拜访邢老师两口子,包括想返聘他们给高三学生做冲刺辅导的一中校长,以及他们曾经教过的好多学生。

吉安和延安手拉手站在邢爷爷家的院子里,看到敞开的大门和不断敲门入内的身影,仰头问妈妈:“今天还能跟邢爷爷下棋吗?”

项小羽拉过其中一个匆匆往里走的年轻人打听,才知道邢老师在家里开起了免费高考冲刺辅导班,他们都是来找邢老师补习数学的。

“你俩回家自己下棋玩吧,邢爷爷今天有客人。”她冲着小楼里张望两眼,便拉着儿子们往回走。

吉安不高兴地嘟了嘴,最近邢爷爷一直很忙,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正经下过棋了。

延安没什么所谓地跟着妈妈回家,下跳棋的时候可以三个人一起玩,但是下象棋是两个人对弈,他连哥哥都赢不了呢,邢爷爷不跟他下,所以他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偶尔着急插句嘴,还要被他们说“二人下棋多嘴是驴”,特别没意思。

项小羽把两个孩子重新带回来,就撒手不管了,将自己的房门一关,让儿子们找爸爸玩去。

然而,宋恂也没时间应付这两个孩子了。

省、地区、县三级联营的海产品公司上个月已经成立了,公司规模不大,但是五脏俱全,三级单位都派了代表在海产品公司内任职,宋恂作为外贸局的代表,还挂了一个副经理的职务,负责海产品公司的实际运营。

这个公司与外贸局下属的对外贸易公司不同,具体事务多且琐碎,占用了宋恂大量的工作时间。

但是家有高考生和两个幼崽,原本应该在单位加班处理的工作,只好带回家里做,他这会儿根本没时间陪着两个孩子下棋。

“宋经理,下棋不?”双胞胎偷听到妈妈对爸爸的新称呼后,也跟着凑热闹叫了起来。

宋恂盯着面前的表格,故作为难道:“宋经理还得工作,有一些数据可能算错了,你们要不要帮我算一算?”

小哥俩一听就来了兴趣,他们最近开始学算数了,正是最有瘾头的时候,总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

于是,宋恂用复写纸临时出了两份一模一样的一百以内加减法的卷子,其实他俩顶多能算明白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但是为了把他们固定在书桌前,宋恂偷偷加了点私货,增加了计算难度。

吉安接过那张算数卷子以后,还有模有样地问:“宋经理,你着急要答案不?你这个错误太多啦,我们得慢慢算。”

宋恂看一眼墙上的挂钟,语气勉强地说:“你们还是尽快吧,明天我就得把这份报告交给领导了,交不上去的话,会被领导批评的。”

小哥俩深觉自己肩负重任,用小胖手一左一右在爸爸的手臂上拍了拍,就带着卷子跑去了小姑空出来的房间,将门一关便开始了工作。

两个孩子被爸爸忽悠着做了半晚上的算术题,困得脑袋一点一点的,也没将那份卷子正经做完。

第二天早上着急忙慌地请妈妈帮忙把不会的题填好,总算在爸爸上班之前交了卷,没让爸爸被领导批评。

小哥俩欢欢喜喜地去上学了,而独自在家琢磨数学题的项小羽,则将书本一收,到隔壁的补习班蹭课去了。

邢老师家的空间大,就在一楼的客厅里给学生们上课,上午补习物理,下午补习数学,学生的成分也很复杂,有他们之前教过的高中生,也有先锋路上准备考试的邻居,还有亲戚朋友家送过来的小孩。

不过,这些学生大多是报考理科的,全天都在这里补习,而项小羽报考了文科,除了语数政三科是统一试卷,她只需要背好历史和地理就好。所以她每天只在下午来蹭一节数学课,顺便跟邢老师请教一下错题本上的习题。

*

这次高考的命题权在各个省市,考试时间也不尽相同,本省的高考时间被定在十二月十号和十一号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