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4页)

远离人群后,齐麟与宋恂嘀咕:“我刚才数了数,他们那个文艺队,光是唱歌的就有十五人,再加上跳舞和演奏的,估计得有二十人了。要是所有生产队的文艺队都常年脱产排练节目,那真正下地劳动社员的负担可真是不轻。”

两人进村以后一路向东走,很轻易地就找到了那两间新盖的仓库。

主要是这两个仓库太醒目了。

仓库被建在一丈高的土台子上,前面还有个一丈高的牌坊,屋檐的四个角高高翘起约有三四尺高,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哪个戏园子。

宋恂在这两座仓库附近,仔细欣赏了半天,对迎出来的大队会计笑道:“你们这个粮库修得可是够气派的!”

大队会计苦笑:“这两个仓库放在这真是成了大笑话了,不伦不类的。当初我就不太同意弄这些花花架子,白费钱。不过,大家都说丰收了,公社里有钱总得花!办事不能再鸡眉小眼的了,就得大办!”

“这两个仓库没少花钱吧?”

“呵呵,用的都是最大最好的木料,请了全县最好的建筑队来做的,就是那个团结公社的建筑营造厂!人家的工程都做到市里去了!”

宋恂:“……”

“两个仓库十四间屋,光是工资就给人家建筑队开了一千四,再加上建筑材料费,给建筑队补助的几百斤大米食用油,以及烧柴一万六千斤,仓库还没建起来就花了将近一万三千块了!”大队会计心里就有一本账,将所有账目记得清清楚楚。

“既然已经有十四间屋了,怎么还在下面盖了一个小仓库?”宋恂看着在小仓库里进进出出的社员问。

“要不咋说这个仓库建的是脱裤子放屁呢!”即便已经时过境迁,大队会计的怨气还是挺大的,“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有些人非得显摆显摆,把房子盖到了土台子上面,让所有人都看得见。可是,房子被架得那么老高,谁能上得去呀!大家往这边运粮食,还得爬上爬下极其不方便。队里只好应群众要求又在下面修了一个简易仓库……”

“上面修好的两个仓库怎么办?就闲置了?”

“队里出钱的仓库闲置着,好像打算改成大队部了。公社出钱盖的那个倒是可以正常使用,就是大家来交粮的时候要费些力气。”

社员们对这两个像戏园子似的仓库,意见都很大。

宋恂在属于公社的那个豪华粮库里找到了县公安局的两名同志。

“怎么样?有什么线索吗?”

章公安将他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低声说:“咱们这样大张旗鼓地过来调查,已经打草惊蛇了,肯定是找不到投机倒把证据的,干这种事的人都是很谨慎的,最近不会有什么动作了。不过我们还发现了一点蹊跷,那个仓库外面好像还有一个地下室。等到进一步证实以后,我再来汇报。”

宋恂暗自在心里叹气,他其实很不愿意见到这种倒卖集体物资的结果。

这种情况既是盗窃,又是投机倒把,即便将那些人千刀万剐,也很难追回被倒卖的粮食。最终吃亏的还是那些常年在地里辛勤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了解了东洲大队的情况以后,宋恂没在生产队过夜,回到公社招待所,他将这几天发现的线索重新整理了一遍,并让丁薇先草拟了一份调查报告。

不过,没等调查报告出炉,第二天傍晚时,宋恂便接到了县里打到长征公社的电话。

询问调查组的调查结果。

宋恂在电话里说了没几句,就被姚主任打断,让他赶紧回县里来,给革委会冯主任做详细汇报。

宋恂只好跟调查组的同志们打个招呼,自己先坐车返回了县城。

“小宋,长征公社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冯主任等他入座,便迫不及待地问,“你们下去调查也有一个礼拜了,现在得出了什么结论?”

宋恂坐到几位领导对面,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便首先汇报道:“目前可以确定,公社孙会计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只是今年一年,他就通过做空账,涂改单据虚报冒领的手段,贪占了六笔共七百元的公款,其中最大的一笔高达三百元。”

也就是说邱大为之前的那份调查报告虽然不全面,但是有部分内容是可取的,公社会计并不是被冤枉的,他去地区告状也是典型的投机行为。

听到了最想听的内容后,冯主任亲自给宋恂倒了杯水,“喝点水,慢慢说。”

郭副主任问:“除了公社会计,另外三个大队会计的情况怎么样?”

“三个大队会计身上有些小问题,比如账目混乱,与出纳分工不明确,偶尔代行出纳职责等,但是县财政局的两位同志仔细调查过了,不存在较大数额的贪占情况,刘庄生产队的张会计有过两次短款的过失,后来也都自己补缴赔偿给队里了。大队账本里都有详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