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2页)

等宴席结束后,温晏然却没有像方才说的那样,留钟知微在禁中住一晚——她换上了前两日裁剪的衣服,换装出宫,亲自跑到了兵部尚书的府邸之上。

钟知微难得板起了脸,不过不是对皇帝,而是对着池仪等宫中常侍:“臣才刚刚回来,家里事务忙乱,闲杂人等来来往往,万一惊扰了陛下可怎生是好?”

温晏然笑:“曲安侯府就在皇城边上,谁敢在此闹事?便是有人闹事,有钟将军在此,朕也不怕。”拉着钟知微,带她在这座府邸各处细看。

这处府邸是由少府派人盖的,所有耗费都由皇帝本人拨款,如今虽然有了玻璃,然而平板玻璃却还是做得不如人意,没法用在窗户上,少府只好拿了动物的角,熬制成胶,当做窗户,是为明瓦。

钟知微垂首:“臣一微末武将,怎值得陛下如此用心?”

温晏然笑:“你我君臣二人,一同历过生死,岂能与他人等同?”又问,“你现在已经回来京城,那么让谁去做这个左营主将为好?”

钟知微虽然离任,但接替者到现在还是迟迟未决,为了避免出现动乱,左营便由丹州刺史暂时节制。

有阎氏叛乱的事情在前,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了不能把武将留在一个地方太久的概念,免得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其实若是按温晏然的意思,再把钟知微在左营那边多放几年,直到天下大乱才好,还是钟知微本人多次上了折子,表示想要回京,才把人调回来。

钟知微笑:“陛下心中不是已有人选么?”

温晏然颔首:“南地情况平稳,可以把阿循调到西边去。”又道,“至于空出来的后营统领位置……”

钟知微道:“陛下是想,让新将领们在此历练一二?”

温晏然笑:“南边又不打仗,能历练出什么来,如今南地乃是以工事为主,索性派个文官过去,替运河修好后,再论其它。”

钟知微看着皇帝,忽然单膝跪下,道:“臣有一言请奏。”

温晏然伸手去扶:“钟卿站起来说话,你有什么要求,朕能允的,都会允你。”

钟知微昂首:“陛下,臣不想做兵部尚书。”

温晏然微微一顿,旋即笑道:“虽说你的年纪,此刻做三公还是太早,但也并非不可筹谋之事。”

钟知微闻言,哭笑不得道:“陛下又取笑臣。”

皇帝一向明察秋毫,不会弄错她话里的真实意思,方才只是故作不解而已。

温晏然看着她,叹了口气:“钟卿方才回京,难道就不想多住两日?”

钟知微道:“阎氏已灭,边地空虚,乌流部此刻虽然安分,然而今后之事,尚且不可断言。”又道,“臣不是现在便要走,只是希望陛下能够允臣,把臣派去边地为将。”

温晏然默然片刻,才道:“东地平叛时,有不少新人冒出头,定义那边,倒也不必你亲自过去。”

而且边营的地位比五大营低,钟知微若是过去,简直等同于降职。

钟知微:“世人皆知,臣乃陛下心腹之人,若是臣以兵部尚书之身转任冲长边营主将,那天下人便可明白天下的心意了。”

她在左营为将时,就一直在为皇帝考虑,当今天子年纪小,所用的武将也多是年轻人,哪怕从现在开始算,也能再工作个二三十年,倒时又该如何压制才好?

等皇帝把师诸和跟宋南楼掉换了个位置后,钟知微便有些明白,把各地主将换换位置,免得他们在一个地方待上太久,可以避免地方将领势力过大,对臣子来说,也是保全他们的法子。

只是这批年轻人如今都是主将了,按大周惯例,若是没犯错,便只能继续往上走,但朝廷哪里有那么多官位能把人一一安放进去,钟知微自请前往定义,便是想让天下人都看看,凭她多次平乱护驾的功劳,都能不辞甘苦,为皇帝戍守边地,旁人又为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