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3页)

在平叛的角度上来说,大邑一战可谓大获全胜,然而被亲兵护卫在中间的主将师诸和,自从尘埃落定后,便一直默然不语,他安静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幕,面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喜色。

身边副将将张亟的人头呈上,这个懦弱无能的人,其实在亲兵的护卫下一直活到了最后,却在建平大军招降的时候,手持长戟,对敌人的士兵发起了攻击,最后被对方一刀砍死。

作为叛军主将,他的脑袋被砍下,最后悬挂在了大邑的城门上头。

*

等大邑的战报传到温晏然手中时,已经过了好几日了。

许多朝臣们一面为前方战况忧心,一面为皇帝的镇定感到佩服——温晏然打开奏报,一目十行看完,从始到终一直神色自若,并没有因为师诸和等人的战绩而喜动颜色。

这并不奇怪,毕竟早在此之前,系统提示就开始了频繁的战况刷屏。

[系统:[战役][大邑之战大捷]。

玩家达成成就[游刃有余]。]

[系统:[战役][××之战]胜利……]

[……]

——可能是本身制作水平低下,温晏然觉得,在显示消息时,自己总能从系统那边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卡壳感,也不晓得这个面板有没有显卡之类的说法……

随着师诸和这一路的大胜,陶驾所带领的中路大军跟陈明带领的左路大军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跳大神是一把双刃剑,将自信过分寄托在玄学上的后果就是,一旦皇帝恢复健康的消息以及玄阳上师徒弟死亡的消息传播开后,不用朝廷这边添油加醋,敌方自己就能用想象力不断自我打击。

从现在的情况看,在两个月内,战线就能再往东推进一大截。

再往后,就到右营附近,温晏然猜测,叛军后面必定会以此地为据点坚守,与朝廷作战。

——大周在五大军营的地点选择上都是经过了充分的考量的,对于东部而言,右营所在的位置格外关键,很方便与其他各地之间彼此响应,而且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修缮,营地工事修建得坚固无比,在这个时候,倒成了叛军能够依仗的防御利器。

除了右营之外,东部的另一个核心点坐落在横平县那边,温晏然看过舆图,猜测右营就是横平之前的重要防御线。

一位谒者捧着木盒走入西雍宫,今日传到建平的不止东部的战报,还有南边那边的一些信件。

此刻小朝会已经结束,留在殿内侍奉的只有池仪,作为市监左丞,她手上事务繁多,本不应时刻滞留于西雍宫,但天子之前才小病了一场,池仪不敢松懈,对禁中也是越发留心,这时便亲自从那位谒者手中把盒子接过去,然后奉给了天子。

温晏然将盒子打开——放在最上头的那封信件表面,加盖了怀仁将军的印鉴。

怀仁将军是萧西驰的官职名。

池仪心中隐约有些猜测,觉得皇帝多半是要启用萧西驰,然而庆邑部在大周的最南部,就算边人再怎么擅长骑射,在奔袭数千里的情况下,也一定疲敝异常,难以作战,不过池左监知道自己在兵事上的水平十分寻常,也就不曾开口谏言。

温晏然注意到了近臣面上一闪而过的思忖之色,于是随口给了句说明:“这次倒不是让萧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