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页)

换到西夷这边,王氏,黎氏,劳氏以及扶何氏四族的田地家产当然都被抄没,参与谋反的主将中,扶何汸黎怀刀等人已经亡故,劳氏嫡系继承人已然身死,首领也病倒在床榻上,王游更是干脆,她见过天子后,吩咐下属此后要尊奉建平之命,然后令身边心腹将自己首级割下——大周风俗,一些有身份的官吏若是犯了重罪,朝廷不会一开始就把人拿下法办,而是先给点暗示,若是对方愿意自戕,就不再追究其家人。

王游知道谋反之事难以尽赦,事到临头,只求建平看在自己也存有配合之心的份上,稍加宽宥。

眼看以王氏为代表的四族都元气大伤,中枢那边果然也没有下死手,他们到底不像当初统领禁军的季氏那样,闯入宫禁中作乱,反而自始至终被天子玩弄于股掌之上,事后族中不太重要的旁支判了徒刑,至于嫡系,明面上按死罪论,却可以用财货赎免减等,温晏然亲自替王氏的几个小辈付了赎罪钱,又给他们在建平郊外指了一块地方结庐守孝,等孝期结束后直入太学。

除此之外,四族的族兵部曲等存有一战之力的人马,大半已被建平俘虏,剩下的也解除了战事装束,被圈起来等候发落。

王有殷过来:“外面钟将军请陛下示下,应当如何处置西夷降卒。”

温晏然没有立刻给出回复,想了想,道:“趁着朕还在此地,先清查一下本地田亩。”又道,“至于那些降卒,不若尽数迁到南地安置。”

王有殷闻言微怔,这件事情实在是出于意料,她一时没能做出反应,迟了片刻才应声称是。

作为一个颇具眼光之人,王有殷倒也明白天子的想法——西地势力盘根错节,如果把人留下,恐怕死灰复燃,倒不如从原来的居住地迁走,打散了安排,然后再慢慢处理。

大周此前也多次安排过边人内迁,但从没有像今次这样,一气迁移那么多生民,而且台州位于大周西边,与南地相隔极远,路途中的各种损耗,以及如何组织安排也是一个大问题,若是旁人这么说,王有殷必定不信,不过天子登基以来,许多事情都出人意表,万一对方决意如此,他们也只得奉命而为。

温晏然安稳地待在刺史府中,大约五日之后,西夷田亩的初步清算结果就放到了她的案头。

王有殷跟崔新静同时侍立在侧,第一时间得知了清算的答案:仅仅西夷一地,田亩数量就将近一亿。

刚听到这个数字时,王有殷的心跳都停了一瞬。

台州山林多,疆域也广阔,一个郡的面积就抵得上中原那边半个州,此前报上来的田亩数量是三千万,本来已经足够丰饶,如今三千万直接变成了一亿,只要此地照常缴纳税赋,府库便大为丰足。

与此同时,王有殷也想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天子此前要透出风声,说要将降卒南迁——本地人肯定不愿意背井离乡跑那么远,而且经过这场战事后,他们有明白天子此人既不吃软,也不吃硬,是个难以动摇的性子,于是便想了个折中的方式,把台州的田亩数照常报上来,如此一来,中枢明白西夷本地需要足够的人口耕种田地,纵然要迁徙,也不会一口气迁走那么多青壮成丁。

王有殷心中思绪万千,面色却纹丝不动,恭恭敬敬地垂手侍立于侧,果然听见天子笑道:“既然如此,那且不必将人尽数迁走,只从中挑选一些罢了。”

对面的崔新静目光微动,稍稍躬身,显然也是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温晏然缓缓道:“西夷方定,治理之策当与中原不同,今后要在此地多设屯田官,那些清查出的无主田亩,都收归官有,令各地郡守编户齐民,按每户成丁数量发放田产,家中丁口去世满一年后,田地再重新收归官有。”又道,“此地税赋,也按田亩多少收取。”

她这句话其实是把大周延续多年的人头税改做了田亩税,然而有了按丁口数量分发田产的前提条件,王有殷与崔新静二人,一时间竟然都未反应过来,只以为这是天子分化西夷势力的政策。

——温晏然虽然偏科,也知道“摊丁入亩”跟“火耗归公”两句话,她相信只要自己步子迈得足够大,就一定会顺利地栽进坑里,如今大周的忠臣势力还十分强大,她要是昏庸得太明显,难保不会被人找机会架空,最佳的选择,还是做一些看似对大周有好处,实际上负面影响巨大的行为。

温晏然明白,改革一定要符合当前社会关系跟社会生产力,所以她相信,不管摊丁入亩有多少好处,自己现阶段也必定不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就在此时,沉寂已久的游戏系统再度闪烁了一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更新标志,大约一个时辰后,完成更新的游戏面板在[战争沙盘]下面,多出了一个[地方产出]的新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