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鲲鹏(第2/3页)

大明目前的工业能力已经无限接近于一战前的欧洲,领先目前独、英、法等国约25年。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工业实力,距离制造长途飞行的飞机依然相差很远。

真正做到能够进行三千公里以上飞行的飞机,还要等到20世纪20~30年代。

这时候,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性能逐渐接近极致,俯冲时已接近音速。

这种飞机无论是空投手令,还是到处督战,都非常的好用。

但真要硬说,大明的航天工业距离这类飞机的差距虽然很大,但从时间上来看的话,不过只是不到20年而已。

因为飞机之类的东西不是直线性发展的,而是在某一阶段爆发式发展的。

1915年的飞机与1930年的飞机,其差别类似于2005年的板砖手机与2020年的智能机一般,虽然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只差了15年左右。

最保守的估计,大明靠着弯道超车,这一距离很可能会在10年被抹平。

因为最简单的道理,即便朱富贵不大包大揽,让大明航空人受些磨炼,但终归,大明的航空工业是不可能走大的弯路的。

而且航空工业最大的制约因素——材料学,对于大明来说反而是最好解决的。

只要朱富贵不要因噎废食,不要舍不得向几乎没有什么效益的大明本土材料行业和科研院所砸钱,那么在军事上多用一些后世的钢材、铝合金,甚至是少量特种陶瓷,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事实上,朱富贵也正是一直这么做的。

虽然说,大明钢铁部门每生产一吨钢铁,从经济账上来说,都是在给朱富贵亏钱,但直至德武十五年年末,大明的钢铁年常量也已经从战前的600万吨(约0.04唐),飙升至目前的3600万吨(0.24唐)了。

如果目光短浅,只想着靠两界倒爷称霸全球的话,完全可以砍掉全国的钢铁部门,让所有的炼钢工人全部转型当矿工。

因为大明向后世出口铁矿石,再买入成品钢,远远比自己费时费力炼钢来的划算,品质也更好。

但朱富贵可不是傻瓜。

郁金香诅咒、荷兰病、南美之殇……

一桩桩资源国身上血淋淋的教训证明了,不搞强自己的工业,资源来带的财富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罢了。

所以在朱富贵的布局下,大明实际上是有两条迥然不同,且并不互相影响的发展路径的。

一条是脚踏实地的自主化之路,一条则是天马行空的跳科技之路。

后者的代表就是当年海军的杀手锏——无人飞机。

不过随着大明机群获得绝对制空权,那种无法利用卫星导航远距离操控的无人机就渐渐退出主战场了。

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在位于新曹妃甸大明皇家空军的秘密基地中,还有一种更加神秘的武器装备。

那就是由大明工匠使用全“进口”零部件,按照一份神秘图纸,手攒出来的高性能飞机——鲲鹏型远程飞机。

没有人知道鲲鹏型远程飞机的设计师是谁,只知道这份图纸在项目组成立之前就已经有了。

而这个项目组已经成立于战争伊始,已经整整八年了。

只有一些老牌的研究员,隐约听说过一些关于“Dr.邢”的传说。

只不过,这个神秘的人物随着大明科技越来越强大,他的名字也变得越来越神秘,似乎有一股力量,正在悄悄消磨掉他的存在。

那不过是一个草创时的意外,尘归尘,土归土,就让他活在都市传说之中罢。

没有风洞,没有经验,一切都从蹒跚中起步。

第一架鲲鹏在两年前被手搓出来,却在第一次试飞中解体坠毁了。

之后经过不断改进,付出了整整八名试飞员与两名地勤人员的生命为代价之后,鲲鹏终于成功了。

虽然年产数量不超过三架,虽然载重量极低,在悬挂副油箱的前提下,载重不超过600公斤,但,这种飞机确实成为了大明可选武库中的底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德武十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六架鲲鹏从新曹妃甸军用机场窜天而起,划破长空。

它们将在熊岛军用机场、天津军用机场、伊犁军用机场三次补给之后,分别前往君士坦丁堡与柏林,将大明的贵客带至碎叶城。

这毫无疑问不仅仅是迎来送往的人情世故,更是赤裸裸的展示肌肉。

而大明天子朱富贵陛下自然……

不在飞机上。

开玩笑,别说鲲鹏飞机了,就算是结构相对简单的枭龙飞机,大明每年都要因为技术故障或者天气原因掉下好几架好不好!

毫不夸张的说,大明飞机的坠毁率要比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印度还要高一些。

扪心自问,如果有印度空军的后勤保障水平,朱富贵做梦都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