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谁都想控局(第2/3页)

各国间都有打算,想强国,也许有人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但更多的人是把目光放在征途上。锡国的灭亡就是小国该警惕的例子。

各国尽管被华阴国,南域,石国府,一番等地封锁不能去越国。

这时北域部汗北洛却秘密打开通道让小国出高价从他这买路过去。北域部汗自己也拿钱去购买火器,阿坝那卖给他们三十把,限制了数量。

北洛还觉得不够,他就利用小国去购物武器,然后从中敲诈。小国去买火器常常会少三成,有时会少五成。但没办法,谁让自己走的是北域的路。

面对北洛这强盗式的敲诈,竟然让他集起八十把火器。这八十把火器有一半被耶律文拿住。

耶律文本身就是个野心家,他有枪后,第一时间就拿枪去跟李黎碰瓷。

李黎也不惯着这个弟弟,他拿旧式窝炮直接将耶律文的军队炸开花。耶律文好不容易拿到手的火器,火器手还没开几枪,就隔着千米被炸死。

有了耶律文错误的示范,各国顿时熄灭购买火器的心思,开始惶恐大国碾压性实力。

这时,司栖佟以自身身份广告天下,举办一场万国大会,于天京艾城会盟。如果小国有心参加的万国大会,可获得大国对小国不率先使用杀伤性武器欺压小国的承诺。

万国大会瞬间响召各国,二十多个小国纷纷派出使者来求一份承诺。驱散小国的恐惧。

阿其那得知未来女帝提起举办万国大会,他并未派出使者去参加万国大会,却派人不听潜入天京,暂时目的不明。

现在胡匈国所谓的盟约书,基本都被阿坝那打破,越国还是从犯,其他和胡匈签订盟约书的小国,对胡匈上国再无法产生信任感。

小国们又不敢主动违约,但阿其那本国确实违约在先,所以在华越国签订的盟约书,因为各国对阿其那失去信任,盟约多半作废。

阿其那损失巨大,但他没有立刻攻打越国。他还在派自己的人占领红河边境,因为红河边境才是胡匈人从水行军的国门,也是最快达到内地的捷径。红河与一番就像是胡匈对外的纽扣,是胡匈人必争的兵家阵地。

一番的太子李黎一直视胡匈为敌,岸口还有谢氏五万精锐,阿其那要想踩着一番一路南下,还得打下李黎谢集这最后一个堡垒。

而胡匈国从北下南,走陆路,却要途径华阴国,鲁国,还有等等国度,并且这些国度多数是南中原的附属和中立国,一旦胡匈北下,估计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攻打进天京。到时反而会将战线拉长,加大后勤消耗,拖越久对胡匈国就越不利。所以北下要下极大的成本,南下却只需要灭掉李黎和谢集即可。

现在华阴国都有火器,鲁国因为是天京附属,也被护在其中,再北下,那付出的代价远比冷兵器时要巨大。

可现在阿其那和阿坝那捅的篓子,如今得由司栖佟出面修补。

谢兰芝看着再硬着头皮冒着性命过来求和的郑秀,她直接带着一千人推着九四式车轮打下明堡,当着郑秀的面。

那炮弹一发一发不要钱似的的丢,一个时辰攻下明堡,第二站就是济光岛,九四式车轮的优越性就在于方便拆卸,个体小,一个人都能推动。比板车还要简单,但炮弹打出去威力极大。

谢铭压着郑秀,要让他亲眼瞧瞧,他们的元帅,他们的南中原如今多么强大!好让这些惧威不怀德,有小义无大义的邻国打消膨胀的野心。

郑秀是亲眼看见,谢氏之主领着一千人,坐着简陋无棚顶的小舟,然后用大炮不要钱炮击,将济光岛水师基地炸的稀巴烂。

越国水师举兵弃岛,途中人挤人,造成船难事件,比炸死的人还多二倍。

郑秀看着满岛的火光,硝烟,还有水师被打破胆的仓惶,岛民们举船逃跑的情景。他跪在地上,整个人都害怕的发抖。

谢铭将他从地上拉起来:“你好歹是个王爷,应该注意形象。”

其实他心里别提多爽了。他守边境的两年早被越国恶心坏了,晚上他军营里总会少几个兵,然后第二天发现士兵的尸首。

那些落单的士兵都是被越国人偷偷摸摸暗杀的。因为他们国小力弱不敢跟大国硬碰硬,但杀几个落单还是有实力,就想出这种小伎俩来恶心他们。

谢铭的表弟就是死在越国偷袭者手里的。

“元帅对你的王兄已经失去耐心。”谢铭看的清清楚楚,元帅对诸国的耐心已经不比二年前,她现在的杀心超过耐心。

尽管元帅平和一阵子,麻痹不少人,可若是有人认为元帅性子转变,爱好和平了。那有些人就大错特错了!

以杀止杀才是武将毕生对和平的追求!

郑秀看着自己的家乡,被战火摧毁的残破不堪,他低下头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