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她背锅与北域的恩怨(第2/5页)

谢兰芝不动声色饮下,毕竟谢英杀了人家叔叔,她继承谢英的身体,连她在世上制造的杀孽也必须接受。

倒是她放下酒樽后,碟里多一片薄肉,她一筷子入肉缓解嘴中酒气。

“耶律太子,本帅听说北域的牛羊养得极好,我南域尝过的人无不畩澕对其赞赏有加。”

吴秋趁机道:“北域牛羊一直是与我等走商的肉源。”

“往年交易量足足有十万头,与南域交换米粮量,也快有二十万斤。”

北域与南域在贸易这方面一直是大手笔,谢兵需要大量牛羊补充营养好打仗,北域自二十年前选择去胡化入华,就一直改用大米。而且早对大米上瘾,非缺不可,毕竟过过好日子谁还想返贫。所以两域贸易关系一直很稳。直到黄莽后,两域关系急线下降。

耶律太子见南域恩主主动提起走商一事,他陷入沉思,再看看司栖佟。

司栖佟朝他点头,随即开口道:“元帅。”

谢兰芝不自觉转首,见司栖佟朝耶律李黎暗示什么,她抿了抿唇,道:“夫人,有话直说。”

司栖佟微微挑眉,如果她昨晚能有话直说,两人就不必失眠。

但眼下公事,私事只能搁在宴席后再说。

她道:“黎君麾下封地为一番,一番靠近红河与京河相交,京河主流在南域,分流多交汇于七晋威都。”

所以司磊的封地占据地利,相当于南北中转水港,只要稍微治理就能火大一等一的好成绩。获利十倍。

“皇叔又为元帅下臣,自开走商,无论水路还是陆地,南北商济都需两主协调才能顺行。”

李黎也道:“元帅既知与北域商济密不可分,吾敢问除吾弟阿文鲁莽之举得罪您,吾北域还有何得罪之处?”

此番话让谢氏纷纷暗地冷哼,岂止得罪根本是狼子野心,若不是谢主,恐怕天京不是黄莽就是北域的阶下地。还不如他们谢氏来占,谢氏毕竟是中原人。

大晋二百多年一直将南域当做流放之地,但流放的都是中原人,所以天京被谢氏统治要比胡人好百倍。

岂是异族能比的!

知情的人都知道耶律太子有意避重就轻,他来时态度强硬不容渝平的态度,如今又改态度,实在耐人寻味。

谢兰芝却知李黎这是听了小姑娘的意见,虽是朵桃花,但这朵桃花却不是傻子,知道主次之分。

从一位领袖的态度,他能保持理智开放的态度足令人不容小觑。

不过...,谢兰芝眯了眯眼道:“耶律太子南北域不该避讳旧怨,若哪天我南域与您修好,仍被私憾又当如何?做生意与结盟讲究的都是诚心,你我隔阂的这点切不可忽视,倘若拈轻怕重当什么都未发生,那才是令本帅寒心。”

此话直令耶律李黎双目一顿,他望着谢兰芝手中的酒樽,开始沉思,方才她已喝了不少,喝那么多仍不见醉意,竟还能如此清醒跟他讨论南北域症处。

看来谢主也开始注意分寸。不像从前,他北域派出的使者几乎有去无回,甚至常被谢氏商人坑走牛羊。

真是一点诚信都不守,若不是他们坐拥着最大的粮仓,谁都不会低声下气跟谢氏走商。因为谢氏全是些背信弃义的小人。

他也收起偏见,起身直接与谢兰芝谈话:“元帅对杀死吾三位叔叔一事,可是像此态度?”

意喻而明。那就是你承认自己杀他们吗?

谢兰芝挑挑眉坦然道:“本帅杀人无数,从不记人名。”

耶律李黎顿时眉目一沉:“谢元帅!”

话一转,谢兰芝又道:“唯独北域三部将,本帅杀之方知北域与南域关系之间浅进深入,不可分割。”

“本帅也认为二皇子挑动黄莽反我,造成南域与天京死伤数万。一报还一报,此报南域与本帅已还。”

“好一个已还!好个一报还一报。”谁都知道好处尽归南域,她谢主,如今又想利用愚弟的事迹来洗脱自己,简直是...简直是无耻之极。

可无耻,人家也有理。人家的好处也是自己打下来的。

一时间他竟无法反驳。

难道非让他很没风度说:要想一报还一报,你不如杀自己的亲人偿还。

但谢英...她哪来的亲属!难道要让凤宁公主替她偿还?耶律李黎绝不会如此做。

南域即便退一步不与北域修好,也占据上风。

想到谢英将亲叔叔被她杀害的话柄也被其压制,他怨气未消又添一分。

“元帅的坦诚之心,真是令吾好瞧一番。”

谢兰芝掩唇一咳:“多谢夸赞,只不过本帅并不经夸,倒不如与耶律太子来点实际的。”

耶律李黎并不打算揭过此事:“敢问元帅有何指教?”

谢兰芝也知道不会因为一报还一报的说法就消怨,这只是缓兵之计,最关键是两方要有台阶下,才能继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