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婚后

说出来似乎没人信,在全国都闻名的石斛产地霍山,居然拿钱都收不到货。

他们来安徽,公司派给的任务倒是完成的很顺利,这边有不少茶园,大都是村里的集体产业,听说来年要来收茶,而且是北京的公司,很多村委会都挺热情,甚至还帮着联系了霍山这边。

许俊生和小商倒是找到了几帮采药人,但人家从山上采来的石斛鲜条,大都不肯卖给他们。

霍山石斛名气挺大,不但当地的药材公司有采购员常驻,还有不少外贸公司的业务员,也早早插手了这个生意,人家和这些采药人都是好几年的交情了,不可能转头卖给陌生人。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每天的采挖量实在太少了。

最后,还是许俊生花高价,正常价格鲜条是一百五一斤,他给到两百块,才有几个药农肯偷偷卖了。

但是数量也少的可怜。

小商进公司比较晚,这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差,抱着大赚一笔的念头,他这回也带了不少钱。

他拿起绿色的军用水壶,仰头往嘴里灌了一气,无奈的笑笑,说,“俊生哥,以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这钱花不出去也难受!”

许俊生这心里也急,小商带了五千,他可是带了四万多呢,也就是四千多张大团结。

这么多钱,往内裤上封口袋肯定是不够了,因此,他浑身上下都是钱,内裤和秋裤两侧,毛衣里,还有上衣的两个内兜里都装满了,他妈田香兰给的一万三,实在没地儿放了,只能放到挎包里了,这一路上他的挎包从不离身,睡觉的时候都枕着。

他上衣穿的不是中山装,而是现在最时髦的男款风衣,在王府井商场买的,挺贵,和呢子外套的价格都差不多了,这衣服倒是有个好处,挺宽松,而且是中长款的,他身上带了这么多钱,平时也看不出什么来。

但现在骑着驴,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被钱多硌得难受的痛苦。

小商进公司比较晚,年龄也小,许俊生算是不折不扣的前辈,这会儿可不能掉了链子,他十分镇定的说,“小商,你听说过一句话没,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咱们这是第一站,还早着呢,这才哪到哪!”

眼看着到了山脚下,许俊生又说,“咱们找个地方住一晚,顺便找人把鲜条加工一下。”

石斛的加工方式有点特殊,不是直接晒成干条,而是趁着半干的时候,缠绕上稻草或者铁丝,干透后就成了螺旋状,这种就被称之为枫斗。

小商说,“成吧,正好也歇一歇,货没收成,倒是累了个半死。”

山上交通不便,下山还可以骑毛驴,往上爬只能靠双脚了,他们是撵着那些采药人收货,每天也是跑东跑西的。

有次爬到半山顶,他们还发现了一丛铁皮石斛呢,不过,那石斛的确是长在了悬崖峭壁边上,谁也没那个胆子过去采。

后来还是叫来了一帮采药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腰上捆了绳子下去的,全部采光了也有半斤了,因为是他们发现的,倒是痛快的卖给他们了。

山下是个小镇,镇上倒是有国营的小旅馆,服务员一听说要加工枫斗,立即把自己的家里人给叫来了。

十来斤的鲜条,四五个人干到夜里九点,用细铁丝给加工成了半干的枫斗。

“你们要是明天不走,就晾到我们旅馆的后院就行,放心,一个都不会少!”

接过十块钱的加工费,服务员大姐挺高兴。

但许俊生可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反正半干的枫斗,放到牛皮袋子里也不会坏,他笑着说,“那倒是不用了,我们要赶明天的火车!”

本来按照计划,从安徽到了浙江之后,是要先好好去考察一下茶叶市场的。

杭州龙井享誉海内外,是最受欢迎的绿茶之一,但两人没这么做,只在杭州待了一天,许俊生还出去跑了跑,拜访了之前就有合作的茶厂,小商干脆哪也没去,就在旅馆里待了一天,顺便晒了晒那半干的枫斗。

然后就直奔温州乐清了。

雁荡山这边的情况,比霍山要好一些,这边的气候特点更为湿热,可能更适合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

这次的收获比在安徽强,可和预想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也是在山里停了七八日,一共收上来三十斤铁皮石斛鲜条。

为了节约时间,都是立即晒到半干或者烤到半干,然后请人加工成了枫斗。

出山的时候,有一半左右的枫斗已经全干了。

因为收购铁皮石斛,一路上已经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许俊生和小商决定,还是先要把公司的业务给摆平了。

他们从温州去了福建,福建是国内最重要的发酵茶产地,质量最好的乌龙茶都产自这里,许俊生带着小商走了不少茶园,拜访了不少茶厂,签了厚厚一摞购销合同,按照行规,只要在采茶之前付了订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