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不是那么香了!(第2/3页)

不过,入股的是擎天,倒还好,擎天入股他们这些供应商企业的事情,已经出现好多起了,并且一直以来,擎天也没以自己是主机厂和公司股东的双重身份,来干涉公司的正常运转。

也就是会隔一段时间,发一份表,告诉擎天现在需要什么零部件,看他们能不能做。

但问题是,方辰给的钱有点少,才一千万,他一年还赚一千五百万的纯利润呢。

他见过那么多收购股份的,还没说收购百分之十股份,连一年纯利润都给不到的,除了一些亏损企业,大部分的企业收购股份,都是要溢价。

他当初清退那些小股东的时候,还给了30%的溢价呢。

另外,他还担心的一点,那就是钱收了,股份也给擎天了,结果光盘托架进给机构没弄出来,那岂不是彻底傻眼,赔了夫人又折兵。

毕竟方辰许诺的那些条件,什么三年独占,20%的利润,都是建立在,把光盘托架进给机构做出来的基础上。

“方总,这一千万是不是有点少了,能再加点不?”何兴业的脸上挤出了一道无比谄媚的笑容。

方辰白了何兴业一眼,“一千万不少了,你以为我之前研发光盘托架进给机构不要钱啊,是大风刮来的?算起来的话,至少也花了五百万。算起来一千五百万,正好相当于你一年的纯利润,如果按照市盈率来算的话,也是合适的。”

一般上市企业的股价和纯利润的比,也就是所称的市盈率,大概是十比一关系,也就是说你投入一百块钱,一年能分到十块钱的分红,这是个合适的比例,毕竟相当于10%的存款利息。

如此算下来,何兴业的五金厂如果上市的话,就是市值一亿五千万,那10%的股份就是一千五百万。

听方辰这么一说,何兴业顿时有些蔫吧,讪讪地说道:“您说的有道理……”

说完这话,何兴业头一低,充满了偷鸡不成的挫败感,方辰瞥了他一眼,便也不再说话,显然并不打算干涉何兴业的决定。

但说内心话,他还是希望何兴业能够接受第二条路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将其抛出来。

控股上游供应商,尤其有潜力的,大型上游供应商,让其成为擎天的固定合作伙伴,是他一直在推进的事情。

毕竟这样的话,擎天就可以跟诸多上游供应商结合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大型集合体,让这些供应商真正成为擎天的一部分,手臂,大腿,甚至手指等等。

这样的话,等于擎天的规模扩大了数倍,甚至十倍的同时,但并不需要背负太大的人员压力。

基本上跟当初,方辰入股富士康是一个道理。

再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能够发挥,或者借用这些供应商的一切能量,聪明才智,包括资本等等,来达成擎天的目标。

按照众所周知的分地理论,土地所有的收益都归于国家的时候,是产量最低的,如果将土地分到省州一级的时候,则会惊奇的发现,产量突然会提高一点,然后市一级会更高一点。

以此类推,土地分到个人手中,收益全部归于个人的时候,土地所能产出的收益最高。

就比如在擎天,光盘托架进给机构的研究,或许只是擎天诸多实验室中的诸多项目小组的一个项目而已,实际负责人很有可能只是个副教授,副研究员,至于说具体的研究人员,弄不好就是个博士而已,哪怕是硕士,方辰都不奇怪。

而如果将光盘托架进给机构的项目交给何兴业,何兴业绝对会绞尽脑汁,使出十八般武艺,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这个项目给完成。

甚至为此,请教到相当于长江学者的,各种国内仅次于院士的顶尖大牛,著名教授,让其帮忙解决,方辰都不奇怪。

毕竟像何兴业这样的人,一旦拼起人脉和能量的时候,也是不容小觑的。

但是这样的项目,在擎天的话,只能交给一个副教授,甚至博士来负责。

这倒不是说,他方辰的能量和人脉还不如何兴业,擎天跟科研院所每年都有大量的合作,要不然以为擎天这么多科学技术是从哪蹦出来的。

其中跟擎天合作的著名学者,顶尖大牛,也有数十位之多,毕竟擎天今年在科研合作上投入的资金,至少五亿以上,算起来能养活十来家研究所。

但这些著名学者,顶尖大牛有更重要的项目在研究,比如机芯,激光头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他想把这些科研项目,交给何兴业,哪怕无偿的都愿意的原因所在。

更别说,这些擎天入股的供应商未来还会成为擎天牢靠的护城河,如果竞争企业无法打破这些供应商组成的护城河,或者另外建立护城河,那就无法对擎天产生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