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3页)

另一个军士道:“能给公主送水还不知足,打发你扫茅厕就高兴了?”

笑着的军士又道:“要能让我再多杀几个强盗,扫茅厕也高兴。话说回来,今晚那些人真是强盗?瞧他们的手脚功夫,像是军中出来的,那些刀剑弓箭,也像是军中才有的样式。”

接话的军士也觉得奇怪:“头一批闯进来的肯定是强盗,功夫杂乱无章,不值一提,至于后来的那批人,确实不像绿林汉……”

鲁将军心事满怀,没功夫注意后面两个军士,等到停下来想事,慢了步子,军士们的谈话传入耳中,刚好听到最后一句。

当即面色大变,上前一人一个大巴掌,打得两个军士嘴角出血,犹觉不够。

他正苦恼该如何置身事外,甚至想回去后就称病告假,闭门谢客。哪里听得了这种话?

今晚这件事,可怕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将会引发的一系列动乱。风浪卷起来,是卷一尺还是卷一丈,卷多高,卷向哪里,何时平息,风浪自己说了不算。闻声而动的人,势必会想方设法将事情引向他们想要的局面。而这样想的人,不会只有一个。

鲁将军不用脑子都知道,今晚过后,长安将会乱成什么样子。

两个军士是鲁将军的亲兵,是他有心栽培的两个人,不然也不会点他们随行。此刻恼极了,恨得牙痒痒,加上他有心避祸,正好拿这两个人开刀震慑其他人。

别人的将军他管不着,归他管的将军这次来了十个,每个人手底点一百亲兵随侍。肯定不能将十个将军和一千亲兵全召集来,这会遭猜忌。

当即召集将军,每次召一个来。罚两个军士二十军棍,每次重重打两棍,让人观刑,然后再打两棍,再喊另一个将军观刑。二十军棍打完,十个将军全都心中有数。

鲁将军冷冷对每个将军道:“管不住嘴,就回家种田。”

其他几个负责出行的人得知此事,直呼:“老鲁机灵。”立刻照搬,也寻几个亲近的人罚军棍,将分管的将军们分批召来。

这样一来,好处有俩,不但敲打自己手底的人,而且第一时间对那些有心人亮出立场,别找他们打听情况。

罚人军棍的法子武官能用,文官不好用。其中一个生性淡泊,不愿搅入是非的文官,苦恼回京后如何避客,不知不觉走出帐子,月下思索。

路上行过几处大帐,里面皆鸡飞狗跳,都是被吓的。今晚注定无人入眠。文官叹气,继续踱步。

月光从乌云后露面,晦暗的夜色,瞬间像被泼开明亮的色彩。白月光,黄土坡,红血地。

几十个军士正在洒土,洒了一层又一层,地上的血迹仍是深红鲜明。残破的尸体早已清理,风里犹存浓厚的血腥气。

好在一切都能掩盖,待军士们再努力多洒几层,就能彻底掩住血渍。山风吹上整晚,血气亦会飘散。

文官立在树下不敢再行,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他心里一个大大的疑问,百思不得其解:太子,怎么就反了?

月光洒进帝帐,一人高的银树烛台分列两侧,照得帐内灯火通明。红几香炉,熏着浓浓的龙涎香,白烟如涛如雾,朦胧似纱。

皇后跪伏在御榻下请罪,两只红肿的眼,已哭了整晚:“臣妾教子无方,罪当籍没掖庭,以官奴婢之身了却残生。”

圣人始终未发一言。他板正笔直的身影映在墙上,端坐静默已近两个时辰。

素日养尊处优的面容,因为保养得当,又总是带笑,年近五十,看上去只有三十来岁。这张时常温和含笑的脸,此刻冷肃得像是冬日寒霜。

“齐氏,你不要再哭了。”良久,圣人终于开口。

皇后被“齐氏”两字惊愕得仰头相视,连请罪该有的姿态都忘记,直愣愣看着圣人。圣人叹气,招手让她起身:“朕累了,你回去歇息吧。”

皇后呆滞半瞬,抱住圣人双腿,大哭:“陛下,婢尚未替逆子赎罪,怎敢安寝?”

她哭得撕心裂肺,像是真正慌张害怕了。圣人抚抚皇后鬓角,眼神柔上三分:“你若无法安眠,就去替朕鞭笞那个罪人。问问他,羊羔犹记跪乳之恩,乌鸦尚有反哺之义,他着人子皮,为何心如蛇蝎?”

皇后泣不成声:“逆子无情,有负皇恩。”

圣人闭上眼,似乎疲惫至极。皇后走几步回头看一眼,步履再慢,最终还是出了帐。

皇后的眼泪沾了圣人一身,皇后离开后,圣人看着被皇后揉皱的龙袍,眉头一点点皱紧。

是他太过宽容?能给的,他都给了她。当年的誓言,他不曾违过。

因为这样,所以她才如此自信?动摇东宫就是动摇皇后,宁愿棋行险招,也要更替储君?

圣人不确定,他始终疑心皇后与今晚的事有关,但没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