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3页)

明婉清醒三分,很快明白自己该说的话,低下头恭敬道:“……臣女悲伤过度,口不择言,公主宽宏,莫要责罚臣女。”

宝鸾能从明婉嘴里听到“臣女”两个字,也算是新鲜事。江南郡公府的事虽然还没有结果,但郡公府的败落已成既定事实。

宝鸾本无意理会明婉,见她一身狼狈哭得伤心,才坐下听她说话。这里是佛寺,对遭难的人留有一份慈悲之心也算是对菩萨的敬意。

宝鸾道:“方才的话我不喜欢听,但也不会因此责罚你。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你父亲的事,旁人不愿施以援手也是情理之中。”

明婉哀声道:“可连个愿意为父亲打听的人都没有!”说着说着哭声渐大,神情悲戚:“原先往来的武威郡公府,也不肯替我父亲求情。他们要接我去府里住,我不去,又送来银子和首饰,可做这些有什么用,他们不愿替我父亲说话,甚至连只要打听一二都不肯!武威郡公尚且如此,旁人又怎会相助?”

两府婚事作罢,明婉自然不会透露,这样的事说出来只会徒添笑柄。

宝鸾无法评论其中的是非曲折,让宫人送上巾帕:“莫哭了,擦擦眼泪,坐下歇息一会吧。”

明婉怔怔地看着宝鸾。公主清婉如泉的声音如此和善温柔,时至今日,公主竟然还愿意安慰她。

明婉忽然跪下,向着宝鸾膝行,痛哭哀求:“公主,救救我父亲,他是冤枉的!”

宝鸾轻蹙黛眉,低声道:“县君,慎言。没有罪名,何来冤枉?”

明婉哭道:“没有罪名才最糟糕,连脱罪的理由都没有,悄然无声地软禁,怎能不让人胆战心惊?”

她哭得实在凄惨,像是要哭出血泪来。宝鸾挥手禀退想要阻拦明婉靠近的宫人,温和的目光对上明婉的泪眼。

曾经再怎么傲慢无礼,此刻这个人也只是一个救父心切的孝女罢了。

宝鸾柔声相劝:“有些事不是你能干涉的,好好待在家里等消息,不要轻举妄动。今天这样的事,以后不要再做。”

“换作公主,能什么都不做吗?”明婉哀哭。

宝鸾一愣,想到太子长兄,不由自嘲。她自己都做不到静待观之,何苦劝别人。

“找间厢房,让县君梳洗歇息。”宝鸾吩咐宫人,无意再留明婉:“去吧,既来一趟,何不尽情游玩,庙会热闹,你也多笑笑。”又命人取五百两银票和一袋碎银子。

明婉再次红了眼圈。落难时见真情,公主对她没有情,却有一个高贵公主应有的善心。

她跪下给宝鸾行过大礼,没有多做纠缠,知趣离去。

傅姆看着明婉离开的身影,心里总算松口气,低身搀扶宝鸾,叹道:“公主何必理她,这样的人赶走便是。”

宝鸾指着路旁的落花,淡淡道:“花有入泥时,人亦有落难时,没有谁能一生无忧,怎知你我将来不会有她今天的苦难?”

傅姆连忙阻止:“公主!”

宝鸾笑了笑让傅姆放心,重新说明婉:“她遭大难无人可求,既求到我面前,我劝她两句给她一些银子也只是举手之劳,就当结个善缘吧。”

傅姆宽慰,叹息敬爱道:“公主当真菩萨心肠。”

寺庙后院一处松柏参天的地方,绿油油的树丛衬着茂密花草,长安城的贵女们正游玩至此。

赵福黛远远望见一个人对着墙边花树发呆,认出背影来,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背:“县君,何故独自赏花?”

在厢房中,明婉县君由宝鸾的宫人伺候着重新梳洗打扮过,实在无法留在房内静心歇息,是以出来走走。原本想避开人,才寻到这处幽静,没想到遇上赵福黛她们。

明婉县君大哭一场后,怏怏的没什么精神,神情颓然,指了指那边的贵女们,道:“我走出去作甚,她们又不欢迎我。”

赵福黛笑道:“那我陪你一起赏花吧。”坐下来没多久,她忽然开口道:“其实今天三公主也来了。”

明婉当然知道公主在:“嗯。”

赵福黛欲言又止:“你家的事,何不问问公主?你和她不好,刚巧又遇上这档子难事,待会她出现,你当众好声好气问上一句,想来公主人前不好推脱,定愿意为你解惑。”

对于旁人的话语,陷在低谷中的明婉比任何时候都要敏觉,她警惕地看着赵福黛脸上人畜无害的笑容,不动声色问:“若她不愿意解惑,我该怎么办?”

赵福黛:“问心无愧者,何须逃避?你只是问问,只要别闹得太大,想来是不会有事的,上次她不就没计较吗?”

明婉抓个正着,腾地站起来:“赵福黛,你居心何在!”才冲撞过宝鸾的她说起话来毫不脸红:“你想挑唆我同公主闹是不是?”

赵福黛一怔,下意识掩饰自己的不自在:“县君,我哪敢挑唆你,只是为你着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