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251前妻(第2/3页)

杨姐也换了衣服跟进去,仔细给他们介绍,厨房里的各个操作间工作流程。

全部拍完出去,楼后的卫生、消防都检查了一遍,什么毛病都没有。

平生戏院被联合执法队突击检查的事,也上了各个平台的热搜、热门。

元锦送走突击检查队,拿回手机关了直播,发布文字内容:看来我们戏院合规合法,没检查出什么毛病。大家热闹看了,记得来看戏吃点心,顺便关注一下开元慈善基金会,和市妇联联合举办的反家暴活动。基金不接受社会捐款,你们来看戏、关注我们活动就是最大的支持。

她故意不明说,大家反而会更好奇开业三天就被查的原因,基金会的活动也会有更大的热度。

等热度差不多过了,她再放出开业那天的录音,让他们自食其果。

元锦等着自己的回应也上了热搜、热门,关闭窗口和杨姐一起离开戏院。

戏院的厨房不可能会有苍蝇,从原料到操作,都要经过无数次清洗、检查。像玫瑰花这种容易藏虫的原料,检查的更细致,并且有专门的人负责。

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

观看直播的网友也能看到,厨房的原料处理间是什么样,能用上的高科技产品都有。无法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就人力完成。

“这几天早中晚天天满场,要我是竞争对手也眼红。”杨姐坐上副驾座,低头扣安全带,“跟妇联合作的项目,开展的还算顺利,不过我还是觉得得走出去,像我老家那种地方更需要宣传。”

“要去的,你们的综艺拍完了就去。”元锦脸上的不悦散去,唇角微弯,“你努力一点考上大学,等你毕业就带着其他姐姐们,帮我管慈善基金。”

她的拍摄工作没有个七八年完成不了。

三个月才拍了一个省份,有些省份的地方戏种类多的自己都眼花缭乱。要整理资料收集本子、曲谱、还要拍摄不同风格的纪录片,这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我争取考上,不给你丢脸。”杨姐放松靠向椅背,“40岁怎么了,我的人生刚刚开始。”

“别灌我鸡汤,我喝怕了。”元锦开玩笑,“腻味。”

杨姐乐不可支。

……

元锦在京市又待了三天,安排好公司、戏院和茶楼的工作,飞往羊城去见黄老师。

粤语系的地方戏比较有名的剧种有四种,黄老师专攻粤剧,是粤剧名家名角,弟子众多。对于这次拍摄,她也有许多想法要表达,比如传承、宣传等等。

剧本她们沟通了很长时间,现在定下的版本是黄老师最喜欢的一版。

这一版要拍的是……一个“大姐大”的成长史。是黄老师的故事,也是许多粤剧人的故事。

粤剧在粤语系地区是个非常受欢迎的戏曲剧种,演出的票比其他小众一点的剧种卖的好,戏迷也多。

但也和其他的地方戏一样,学生越来越少,看戏的人越来越老。

黄老师说,从她登台到现在,看戏的人没怎么变过,大家都在逐渐变老。消亡倒是不至于,但还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给粤剧队伍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落地羊城,黄老师亲自开车来接她。

元锦上车就开始擦汗喝水,热的想要昏厥。京市已经很凉爽,早上甚至需要穿厚外套,羊城还是夏天。

“住几天就习惯了,戏院怎么回事?开业才几天就上门检查,这不是欺负人吗。”黄老师加速开出去,气得不得了,“我同你讲,这种事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要及时处理好。”

“放心吧,不会有第二次。”元锦好笑扬眉,“老师你别动气,美人动气掉颜值。”

“看你这么开心,是想到搞掂的办法了?”黄老师自己也忍不住笑,“能不生气吗,你在群里又不解释清楚,我们都很担心。”

她的戏院算是第一个大规模宣传地方戏的地方,在网上的话题度又高,她们做不来可以在背后支持她。

“想到了,过几天就告诉你。”元锦呼出一口气,倒在副驾座上,“我没点后手混不下去。”

“来跟我学戏,我觉得你可以。”黄老师偏头看她一眼,笑道,“要不要试试。”

元锦眨了眨眼,摇头,“我不能开口唱歌、唱戏,能把人当场送走。”

她好像天生就没有音乐细胞。

黄老师笑了一阵,跟她讨论第二天的拍摄。

元锦马上坐直起来,拿出笔和笔记本做记录。明天得早上拍、下午拍,中午休息不然会中暑。

……

晚上住进摄制团队下塌的酒店,元锦看了下热度已经下去的#平生戏院被查#话题,将录音发出去。

他们做了初一,轮到自己做十五了。

录音发出去十分钟就上了微博热搜,她的手机也接到无数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