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227千金(第3/4页)

唐三彩?那实物的比例应该是比较小。之前看到李楼修复完成的鹤鹿同春灯,她和师父就觉得图纸是真的,只是技艺多种多样。

想到这,她取下全部画完的图纸打开。这些图纸当中,比较大件的图样,木雕和青铜器的占比应该是最高的。

如果是青铜器……元锦翻出几张造型特别复杂的图纸,提笔画了个问号。

传承青铜器冶铸的企业,似乎没有同样的资料留下。这项非遗技艺也收录在考古数据库中,她亲自带着团队过去交涉、拍摄,印象深刻。

收起笔,她想了想,决定等老爷子出院后,再联系青铜器冶铸企业的负责人。给他看图纸,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几件。

到了文旅会议这天,老爷子还不能出院,元锦独自去参加研讨会。

赶到省政府,与会的专家、大师还是那些人。

元锦以前参加这样的会议,座位上只有冷老徒弟的字样。这次不仅有她的名字和专属位子,还特别靠前,左右两侧分别是成名已久的大师。

他们是冷老爷子在圈内的好友。录制非遗技艺影像资料时,他们收到冷老爷子的邀请后,主动响应并且没收她的钱。

“我收到邀请函就在想,咱省里到底有什么能当文化名片,没想到合适的。”左边的王老抱着保温杯,止不住摇头,“这么些年过来,咱都是守着自己的手艺吃饭,要真推出去当名片,好像谁都不服。”

8月那阵考古数据库上线,就有一堆人不服气元锦住持启动仪式。

后来知道数据库是她出钱搞的,才没人敢说什么。

这些人也不想想,考古司怎么可能无缘无故,请个小年轻住持启动仪式。

“我估计今天又得投票。”右边的陈老摇头苦笑,“选花丝镶嵌,光是传承人就有4个。玉雕有5个,绢花3个,点翠更多随便一数就有7个,谁能服气。”

“文化名片不在于宣传哪种技艺。我觉得政府更希望手艺人联合起来,想办法把文化名片做出来。”元锦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省的非遗技艺、博物馆藏品数量、自然风景其实都是文化,怎么做好才是重点。”

谁都想成为一省的文化代表,盖了章,今后不仅可以广收徒弟,还能出席各种各样的活动。

关系到切身利益,真要从所有的技艺里挑一个当代表,所有人都会争破脑袋。

她不需要去争这些,也不希望大师们因为争这个失了体面。

非遗技艺以前是小圈子,现在不是。随着国家推广宣传,有很多的年轻人,对这些传统的技艺、文化感兴趣。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能使技艺一直流传下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技艺的独特魅力。

“我觉得元锦说到了重点。”王老脸上的忧愁散去,笑道,“如果真是让我们同心协力,打造属于我们本省的文化名片,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难说呢,文旅很久没有召集大家开会。”陈老不是很赞同。

自从元锦设计制作的作品《长青》送出去,省内所有外事活动,凡是需要送礼,礼物基本都是他们师父俩负责。

圈子里不知道多少人眼红。

“倒也是。”王老附和一句,沉默下去。

元锦笑了下,也不再说话。

几分钟后,其他的大师和专家陆续进入会议室。

大家寒暄一阵,文旅的领导和省电视台的编导从外面进来,会议正式开始。

元锦猜测的没错,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大家能集思广益,合力打造属于C省的文化名片。

此前宣传省,网友大多没什么印象,没有任何的记忆点。

这几年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扶贫成果巩固,眼看着各省陆续推出成果巩固宣传片,推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C省也不能落后。

元锦一边听领导讲话,一边飞快做记录。

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同时还要结合省内的扶贫成果巩固,通过非遗技艺表达?

几个点联合在一起,说实话真的很难。

差不多十年前,国家为了推广非遗技艺,宣传时挑的传承人都是比较知名的大师。这些大师现在都成了非遗技艺中,某项技艺的名片,省份无人记得。

将省份的名字打在技艺之前,倒也行得通,就是各省会吵起来。

你有我也有,凭什么你拿来当自己省份的名片。

“省台为了推出我们的文化名片,写了个宣传拍摄计划,希望大家看完后踊跃发言。”省台的编导打开笔记本电脑,接入投影,“这个推广短片,主要是将非遗技艺和扶贫成果巩固结合,短片预计三分钟左右。”

编导说完,开始播放PPT。

PPT做的不长,三分钟时间一共设计了15个镜头,每个镜头12秒。

第一个镜头,是C省博物馆最著名的藏品;第二个镜头,是花丝镶嵌技艺的高水平作品;第三个镜头,是重点扶贫成果巩固的地方,旧貌新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