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5/6页)

向导冷笑:“结果你们还不长记性,这次又来。”

老爷爷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神情依旧和善:“放心,有他在,不会的。”

“他会保护我们,免受生老病死的苦痛,免去人间的忧愁烦恼。”

老爷爷笑着说:“不用担心,反正……很快就是了。”

向导闻言顿了顿,然后才反问道:“是这几天?”

老爷爷点了点头:“是今天。”

一时间,向导的神情有些恍然。

但他很快收回表情,冷哼道:“贪得无厌,有一个还想要两个,你们这样迟早会出事。”

老爷爷无奈:“阿野。”

向导哼了一声,转身准备离开院子。

他没注意脚下,一下踢翻了刚刚烧起来烤红薯的火堆。

从灰黑的灰烬里,滚出几颗没有被烧透的牙齿,已经被火熏得发黄发黑。

老爷爷平静的拿起旁边的扫帚走过去,不紧不慢的弯下腰,将地面上的灰烬清理到一处。

“冬天来了,要准备柴火过冬才对。”

老爷爷自言自语:“家里的柴火剩的不多了……到哪里去找新的柴火呢?”

边喃喃自语着,老爷爷脚步稳健的向小木楼后面走去,熟练的将灰烬倒进了角落里。

旁边柴房的门半开着,一截白生生的手骨,从门缝滚落出来。

老爷爷看到了,弯下腰将手骨拉住,顺势竟然将整具倒在地面上的骸骨拉了起来。

他打开柴房的门,平静的将手中的骸骨扔了进去。

柴房里,顿时响起一片骨骼撞击的声音。

惨白的骸骨砸在了其他骸骨上,原本像是被捆好的柴火一样摆放得整齐的骸骨,顿时骨碌碌的倒了下来,一个砸一个,从原本站立的姿势摔在了地面上。

有的骨骼似乎是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风化,在摔在地面上的瞬间,砸碎成一地白色的骨头渣,四散开来。

“吱——嘎!”

柴房门开了又合上,落锁的声音从外面响起。

脚步声渐行渐远。

恢复了平静的柴房内,忽然重新响起细碎的声音。

骸骨艰难的扭过颈骨,将黑黝黝的眼窝,对准了柴房门。

即便已经失去了眼睛和血肉,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它的绝望。

它伸出手骨,从满地狼藉的骨节中,试图伸向柴房的大门,打开门,离开……

……

燕时洵记得很清楚,自己在出门找向导的时候,阳光的热度虽然已经下降,但还是明亮的照耀着村子,黄色的菊花也迎着太阳招展,美不胜收。

但此时当他离开村中老人家,走在村子里时,却发现阳光在一点点变得浅淡阴暗。

而现在不过是午后三点。

天黑得这么早?

燕时洵皱了皱眉,想起刚刚向导对自己说的话。

河水涨水,所以午后无法进山出山。

这件事倒是燕时洵在来之前就听向导说过的。

在前期筹备拍摄的时候,向导就与导演组沟通过拍摄的进程,并且明确说明,一定要在正午之前进山。

因为一旦天黑下来,对于这种开发不完全的深山而言,就是危险的开始。

失去了太阳指引方向,就很可能会在山中迷路,而黑暗也会蒙蔽人对地形的感知,山中多坑多崖,说不准哪一脚没踩对就踩进了危险里。

燕时洵和导演组都认可这个说法。

尤其是经常会进入深山寻找那些隐居之人的燕时洵,他很清楚,越是原始自然的山水,虽然漂亮,但也越是暗藏危机。

如果是没有野外经验的人贸然进入,很可能会受伤休克而死,或是因为迷路最后饿死冻死。

不过,即便是心中有准备,但看到长寿村的日照时间如此之短,还是让燕时洵有些奇怪,连带着也对向导说的其他话产生了怀疑。

于是他迈开长腿向河边走去。

沿着河水顺流而下,燕时洵注意到,刚来时看到的河中巨石,现在已经没顶,只能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巨石被淹没在河底。

而岸边的土壤也因为水位的上升而湿润,并且河面比燕时洵最开始注意到的,要宽上不少。

并且,这种上涨的趋势并没有停止,而是依旧在迅速蔓延。

看来向导没有骗他,水位确实在持续上涨。

现在他能够看到的河水是这样的,其他地方水流湍急却河床窄小,恐怕那些地方的水位还要更高。

正午之后,进出山确实存在危险。

燕时洵长身静立在河边,在无人之地,他才有机会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绪。

他垂眸思索,却总是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

但……他忘了自己到底忘了什么。

只隐约能够记住,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再次探查,所以记在心里想要等无人时再走一趟。

可是这样的印象却浅淡得像是写在沙滩上的文字,潮水冲刷一次,就浅淡一次,最后化为一片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