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烽火不熄(第3/4页)

沮治中有些怀疑人生,他隐约记得郭奉孝在官署中和谁都能说上几句话,但是除了荀彧之外,又和谁都不曾深交,怎么不知不觉忽然和他掏心掏肺了?

郭嘉笑眯眯往前走,双手背后踱着步子,怎么看怎么欠揍。

他承认他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私心,但是刚才的话一点儿都没错,同门的情谊什么时候都很好用,只要不在求学的时候和对方结下死仇,否则不管沦落到何等境地,闯出成就的同门都会伸手拉他们一把。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公孙瓒公孙伯圭和刘备刘玄德,这俩人的例子够了吧。

刘玄德出身寒微,假托中山靖王之后为自己造了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全大汉的中山靖王之后聚起来数都数不清,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真是假,不过既然宗□□那边没意见,就当他是真的汉室宗亲。

那人和公孙瓒年少时一同在卢植卢尚书门下求学,后来各奔东西,也没忘了联络感情。

关东联盟讨董,十八路诸侯何其威风,公孙瓒身为十八路诸侯之一,能把落魄的昔年同门带到联盟一起长见识,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对亲兄弟也不过如此。

后来关东联盟解散,刘备带着结义兄弟去幽州投奔旧友,公孙瓒也没有藏着掖着,给了他一个平原国相让他落脚,要知道诸侯国之中掌权的不是诸侯王,而是国相,相当于平白送给了他一个诸侯国。

同门之情深厚至此,由此可见求学时的关系网有多重要。

郭嘉在心里给自己找借口,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朝廷派了新任青州牧去青州,他们家主公也令张郃和太史慈过去,刘备这会儿在干什么?

主公之前似乎说过刘玄德不可小觑,他当时留意了一下,那人和他的两个结义兄弟的确将平原国治理的很好,假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一方豪杰,只是后来诸事缠身,那边也没啥消息传回来,一来二去就忘到耳后了。

郭奉孝啧了一声,他没记住不是事儿,旁边还有两个总理一州事务的上官,什么不清楚直接问就是,“文若,你知道青州平原相刘备的近况吗?”

“怎么想起来问他了?”荀彧抬眸看了他一眼,说道,“青州前阵子大乱,刘玄德在平原国广施仁政,百姓对其感恩戴德,士孙君荣就任青州牧后,看他理政有功表他为青州别驾,如今镇守平原国的是他的结义兄弟关云长。”

荀彧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斟酌了一会儿接下来的言辞,然后才继续说,“据两位将军传来的消息,那关云长和张翼德皆是勇冠三军之辈,刘备亦有枭雄之姿,只恐非久居人下之辈。”

刘玄德依靠公孙伯圭才得了平原君,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觉得他会成为威胁,即便是现在,大汉四分五裂乱成一团,也没有人觉得青州能成气候,如果不是主公让他们留心盯着,谁也不知道身边什么时候出蹦出来个势力强劲的大威胁。

青州被嚯嚯了那么多年,好像不管谁过去都只能苟延残喘,但是想想那地方在焦和成为刺史之前也是难得的膏腴之地,还有海运的便利,前往辽东亦或南下都很方便,治理好了比之兖州、徐州也毫不逊色。

可惜了关羽张飞这两个武将,两个人跟了刘备,他们家主公又不可能让刘备发展起来,如此一来,他们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

“刘备以汉室宗亲自称,他手下又有两员悍将,士孙君荣心系朝廷,表他为青州别驾只怕不是看他治理平原国有功,而是借刘备之手来防备主公。”沮授皱起眉头,冷哼一声说道,“若非张郃将军老练,这会儿的青州已经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刘备号称仁义,他那两个义弟可和仁义不沾边。”

“不急不急,刘玄德仁义,我们家主公比他还仁义,这才哪儿到哪儿。”郭嘉语气轻快,让门房去里面传话,然后率先迈进大门。

青州的事情暂且不急,有张郃和太史慈在,刘备翻不出水花,就算张郃和太史慈压不住,隔壁还有臧霸,再多阴谋诡计在强悍的大军面前都是虚的,关云长和张飞能打,他们的将士比那俩人还能打。

实在不行,还可以开门放吕奉先,让武将们比拼武力,要害怕的从来不是他们。

府上草木旺盛,迈过大门就能感受到阵阵凉意,微风拂面吹得人恨不得在旁边支张小榻睡个午觉。

郭嘉遗憾的收回目光,轻车熟路的穿过层层连廊,书房处已经有人候着,看到他们过来立刻挑起竹帘,将茶水点心全部送进来,然后才轻手轻脚离开。

“主公府上又出了新吃食?”郭嘉看到茶水旁边的精致托盘眼睛一亮,催着荀彧沮授赶紧坐下说正事,说完了他们好一块儿品尝新吃食。

原焕放下笔,揉揉手腕说道,“前几日庄子里送来几筐鲜桃,璟儿和奕儿要去书院读书,便让厨房将桃子做成点心,两个小家伙喜欢,想来你也不会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