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留校(第3/4页)

梁洪昌盯着汤国锋看了一会儿,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厂长很懂设备,不如你来改造吧。”

远夏听得也很无力,真当设备科的人是全能的,还能无中生有呢。这汤国锋是故意气梁洪昌的,还是真不懂?

人事科长钱有富出来打圆场:“两位厂长这个问题先放一边不讨论了,大家都提提意见,该怎么提高工厂的效益吧。”

其实在远夏看来,钢铁厂问题很好解决,原料不用担心,无外乎就是做好市场定位,生产出合格的钢铁,再找准市场推销出去。

钢铁这种粗放型产品和半成品的市场要比更细化的终端市场好拓展得多。

远夏被梁洪昌点名发言,他说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并且还提到了承包制。

他的提议当时产生了比较热烈的讨论,但最终结果还是不了了之,不知道是人们害怕承担风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而言之没有了下文。

厂里还是进行了一些改变,但在远夏看来,那就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短期内可能有所成效,事实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六月份,郁行一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结束后不久,他的工作分配结果也出来了:留校。

这点并不出远夏预料,运动十年,人才断层严重,运动前最后一届研究生,就算是22岁读研,至今也年过四十。

绝大部分大学教授都须发花白,垂垂老矣,有的早已到退休的年纪,却因为教学岗位无人接班,还在教学岗位上继续耕耘,他们这一批老知识分子,最担心的就是知识断层。

郁行一是恢复高考以来越大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研究生,人才稀缺,总共才十几个,除了少数能力一般的,其余的都被留了下来。

远夏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替郁行一高兴,也忍不住感慨,看样子,行远机械以后还是只有他一个人打理了。他没法开口叫郁行一辞了学校的工作,跑来跟自己管理公司。

远夏写信向郁行一表达了最真挚的祝贺。

没几天,郁行一就过来找远夏了。

远夏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啊,我未来的郁教授。”

郁行一赶紧伸手捂住他的嘴:“快别这么叫,叫人笑话!”

远夏拿下他的手:“笑话什么?迟早的事。”

郁行一看着远夏,惆怅地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干下去。”

“为什么不干下去?难道你不想当老师?”远夏问。

郁行一皱起眉头,看着远夏:“可是我们都说好了,要一起开公司的。”

远夏笑起来:“哪条法律规定了老师不能开公司?咱们还是按照原来说的那样,我负责生产和管理,你负责技术研发。”

郁行一眉头舒展开来:“是这样吗?”

“对。你做研发,不也需要将设计做成实物吗?我正好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别在学校担任行政职务就行。”远夏说。

郁行一笑起来:“对啊,那太好了。”

远夏也跟着笑起来:“那你现在是彻底放假了?”

郁行一点头:“对,等八月份去学校报到就可以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要不我现在去辞职吧,陪你去新疆。”远夏说。

郁行一吓一跳:“现在?别啊,你不是工作年限还不到一年吗?工程师职称还没拿到呢。”

远夏满脸遗憾:“也是啊。那明年暑假再去?不过我担心你到时候不一定有时间。”

“应该有的,挤一下呗。先别辞职啊,等拿到职称再说。”郁行一再次强调了一遍。

远夏笑起来:“中!”

这次郁行一在远夏这里住了半个月才离开,从远夏这里离开后,又单独去了肃阳,看望远夏的家人。

他还在肃阳住了几天,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搬些重物,辅导一下几个弟妹的功课。

远德厚也没把郁行一当外人,他是大孙子最好的朋友,又是个没家的苦命娃儿,就当自己孙儿一样看待的。

弟弟妹妹几个也都很喜欢行一哥哥,脾气好,出手又大方,每次来了,都会有各种好吃的。

面对远冬拿来问的奥赛题,郁行一惊讶于他学东西的深度,这些题他只能解一些数学和物理题,化学则完全无能为力,但远冬已经将整本书做得差不多了,看样子真能考清华北大。

郁行一这次来肃阳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带远冬去北京玩。

去年暑假远冬没能去成北京,因为刘杨的回信太晚了,时间过于仓促,远夏便打算今年再让远冬去。

郁行一听说他打算让远冬独自去北京,便自告奋勇带远冬去:“我也想去北京看看。”

远夏仰天大叫:“啊——我也想去北京!”

郁行一看着他哈哈笑:“以后会有机会的,等你有空了,咱们再一起去玩,我先去给你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