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2/3页)

官方似乎并没有搬离北山区回到主城区的打算。

很多主城区迁移过来市民在官方平台留言,希望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对,他们一直认为北山区只是他们避难的时候,等春天花开,他们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但官方的打算好像和他们想象不一样。

官方没有回答任何相关问题,也没有要搬迁的小道消息流出,一切都太过于平静。

得不到回答的市民们也不敢自己回家,一是,没有通行令谁也出不了北山区,驻军关卡不是摆设;二是,谁也不知道主城区的疫病病毒还存不存在,主城区有没有彻底消毒过。

就在民众焦急等待回迁消息的时候,官方却突然在系统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消息。

先是宣布在北山区建设的各类工厂已经完工,工厂种类涉及食品加工、服装、日用品、化工、医药等等,并表示将会在不久之后向社会发布招工信息,只要符合招工条件的都可报名。

接着宣布实行人才管理系统和信用系统。

人才管理系统,是指将每个人按照个人能力分类管理。分成A科研型人才、B技能型人才、C管理型人才、D劳动型人才、E弱势群体、F特殊类别。

初次分类是由官方根据大数据信息核定,如果个人觉得有疑义可在系统中提出复核申请。分类后并不是永远不变,每隔一年会重新核定一次。

以后招工都会标注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比如需要BCD类,或者BDE类,只有符合类别要求的人才可以应聘。

信用体系,非常重要,一旦信用分低于规定值,很多政策将无法享受。

春季来临后,不管是为了后续生存还是为了社会稳定,官方都必须让市民们动起来,发动市民进行生产劳动。

但如果缺少有效监管,全部动起来后极易发生混乱。在物资如此匮乏的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住本心。

比如,当一个每天都吃不饱的人从事食品加工岗位时,他能不能克制住自己?

不要考验人性,经不起考验。所以官方必须给每个人都画上一条红线,如果你不越线,凭借劳动收入或者救济补贴,能维持六七成饱。一旦越线,将会找不到劳动岗位,甚至连救济粮都不能领。

这时候,你会做什么选择?

不必心存侥幸,网络监控时代,伸手必被捉。

官方发布的消息在北山区引起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之前一直关注回迁的主城区市民也不想着回去了。

毕竟工厂全部都在北山区,留在北山区可以找到工作,回主城区除了有房子什么都没有,吃什么喝什么?而房子恰恰是现在最不值钱的东西。

所有市民目前最关注的是自己人才类别和信用评分。这两项可是关系到自己未来能找什么样的工作和能领什么样的待遇。

下班路上,唐朝也在车里讨论这件事。

“你们说像我们这些有工作的会被评为什么类别啊,小雪这样的得算科研型人才吧,都已经混到专家了,我嘛估计是技术型或者劳动型,江誉肯定是管理型。”唐朝托着下巴琢磨。

“我应该算是技术型吧。”唐雪想了想说,梦里她是从劳动型慢慢转到技术型的。

“不可能,怎么可能只是技术,那专家组那些老专家们不都得是技术型?”唐朝坚决不相信官方会这么核定。

“江誉,你觉得呢?”唐朝问。

“科研型的概率较大。”江誉一直在想着其他事,听唐朝问话,这才停下思路。

“你在想什么?心不在焉的。”唐雪问。

“我在想官方为什么放弃主城区,转而建设北山区。”

她的目光看向前方,脑中回想梦中的一切,“大概是北山区地势环境好。”

“不,应该不仅仅如此。”江誉总觉得官方另有目的。

唐雪坐在一边,感叹于江誉的敏锐度。官方确实另有目的,因为主城区在不久的将来有大用。

在官方发布消息后的三天内,所有市民陆续收到核定人才类别的信息通知。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对每个人的定位都很准确。但也有一些人不赞同大数据对他的定位,向系统提交复核申请。

如果拥有隐藏技能需要复核,则需要自己提交证据,甚至可以提交面试复核申请。

提交复核申请后,系统会跳出提示,复核机会只有一次,请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复核没有通过,只能等下一年重新核定的时候,才有机会再改变人才类别。

紧接着信用评分出炉。大部分人的初始评分都是相同的,而评分增减有一定的标准。

与此同时,万众期待的招工信息也在同一时间发布。

C城居民们发现,他们就像是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状态。每天上班下班挣工分,然后按照公分分配各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