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页)

崔珣瞧着很无辜的样子,“阿樱,你问我,我也很疑惑,不如问问这位京兆府的纪大人。”

那位京兆府出身,负责受审平民百姓案子的纪峰大人顶着一张正直的脸,同崔樱拱了拱手,道:“方才顾大人的事,已经向府上的女君细说过了,这里再同细君说一回。”

“……那位寡妇临死前,留了一封血书,说是顾大人逼她私通,后又因喜新厌旧,将她抛弃了。可她当时怀了身孕,怕家里人和街坊知晓,于是想找顾大人讨个说法,不想出了点意外,孩子没了。那寡妇便心存死志,只留了这块血色的绢帕,然后就上吊自缢了。她家里人拿着这块绢帕,跑到京兆府状告顾行之,我等也是秉公办事,毕竟事关两条人命,顾大人此举此为,实在有伤风化,还影响到了本朝官员的声誉。”

然后他们当夜就将顾行之从公主府抓了,这里面当然还有崔珣参与的份。

京兆府手持抓捕令,崔家以为嫡女出头的理由打头阵,不管八公主府管得多严,都闯了进去。

顾行之寡不敌众,最终才以这幅模样出现在自己家中。

他在纪峰说话时眼皮狠狠跳动,数次想要解释,但纪峰语速很快,根本不给他插嘴打断的机会。

好不容易等对方说完,顾行之立马对崔樱解释,“不是,有人诬陷我,我怎么可能会让外人怀上我的种。”

那个寡妇,是很早以前与顾行之眉来眼去的情人之一,也是崔樱见过的,但顾行之后来不怎么与她来往后,打赏了对方一笔丰厚的银钱作为补偿,二人就此断了联系。

不想有朝一日,他会听闻寡妇的死讯。

他还没做好准备,就被纪峰带人包围当犯人一样的拿下,无论顾行之怎么说自己是被冤枉的,他早已经跟寡妇断了,就是没人信。

直到他看到崔珣露出来的阴险微笑,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中计了。

至于到底谁要害他,谁在诬陷他,顾行之一眨不眨地盯着崔樱,希望她能明白这件事的背后主谋是谁,这么做的缘由是什么。

一定是有人不想让他好过才这么算计的,目的自然是让崔樱对他厌弃,他期望崔樱别跟他一样中计。

但是崔珣在一旁阴阳怪气道:“不会让外人怀上你的种?那我在妙善公主那看到的是什么,她可是亲口承认肚里的孩子是你的。”

“顾行之,你是不是忘了你已经跟我阿妹成昏了,你而今是有家室的人,不是外面随便一个没成昏的纨绔子,你有点良心行不行。”

“你让我阿妹嫁过来,为的就是让她独守空房?这才几日,你就贼心不死,背着她去见你的情人,夜里还在她那留宿。我说,你是不是没把我阿妹放眼里,还是你们顾家,没将我们崔家放眼里?”

崔珣别过头,在崔樱感到触目惊心中,与顾家的女君毫不客气地对视。

崔珣虽是小辈,但他代表的是崔家,他又有官职在身,今日来是特别表明崔家的态度的,是分毫不让,休想让崔樱吃苦特地来给她撑腰的,所以他不可能示弱,只会更加轻狂嚣张。

毕竟崔樱跟顾行之是拜过堂行昏礼的正经夫妻,不像贺兰妙善,她没名没分,还怀有“奸生子”,还妄想挤走崔樱,坐上正妻的位置。

而顾家到现在还没下定主意,到底怎么解决这个事情,摆明了就是想两头都拿捏住,都占尽好处,那岂不是痴人做梦!

既然是顾家对不起崔家,那就该他们低人一头才对。

宋氏往日看着就不太好相处,她一个长辈,又是一府的女君,脾气大。

看见最小的儿子被人联合这般对待,心里早就怄着一肚子火,此时被崔珣故意一冲,自然跟着发了出来。

她身边的大儿媳担忧地望着她的脸色,宋氏皮笑肉不笑地道:“崔大郎君好大的威风,看来灵州十分养人,听闻那里蛮夷居多,不通礼数,不想崔大郎君才去不久,就跟着沾染了他们的习性。这是把我顾家当崔家了,积攒的火气都往这发,眼里也好似没我这个长辈在了。”

她还点名崔樱,“肝火旺盛不仅伤身还伤寿数,阿樱,还不劝劝你阿兄。”

崔樱呼吸一窒。

她跟这个婆母就属于是泛泛之交那种程度,但她心里也是敬重对方身份的,不曾想有一天她会说出这种指桑骂槐的话。

什么叫“伤寿数”,这是在暗指她阿兄活不长吗?

崔樱正要帮崔珣说话,就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顾家的管事奴颜婢膝地对来人道:“殿下,请。”

宋氏以及大儿媳,还有顾家其他人见到来人,就如同见到佛光一样,容光焕发。

宋氏:“郎君回来了,太子也来了。”

崔樱从顾家人的举动中,看出了靠山来了的味道,她是当中最缓慢的一个,慢慢转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