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身契到手 李瑜即将下扬州(第2/4页)

翌日上午杨大郎把画出来的图纸拿到食肆给宁樱过目,粗麻布上工整地画着桌子图形,那模样就跟现代火锅用的方桌差不多,可见他是理解透了的。

宁樱很满意。

双方按行价约定好后,杨大郎便开始回去制作。

他除了接宁樱的活计外,还有其他活计要做,六张桌子要费些功夫,一时半会儿是赶不出来的。

有时候宁樱也会过去看进展,一来二去便同秦氏熟络了。

一张桌子的成品出来,宁樱很是满意,方方正正,就差漆面。

秦氏得意道:“我家大郎的木工手艺是没得说的,一年到头只有接不完的活计。”

宁樱笑道:“杨木匠的手艺确实不错。”

杨瑞又好奇躲在门缝看她,清亮的眼眸里含着试探的打量。

宁樱察觉到他的视线,说道:“我看你们杨家的家境应是不错的,何必把杨瑞困在家里,不若送去私塾上学,以后考取功名也好。”

秦氏道:“正有这个打算,明年开春就送去,就是束脩高得咬人。”

宁樱道:“若家境能承担得起,还是要去私塾求学问,以后的前程总归有盼头些。”

秦氏:“姜娘子还真有一番远见。”

宁樱跟她讲学问的诸多用处,听得秦氏钦佩不已。本以为她只是一介普通小妇人,眼界却开阔,见识也广,倒叫秦氏开了眼界。

晚上秦氏又同杨大郎说起宁樱,提到送杨瑞去私塾的事,也令杨大郎诧异。

秦氏赞道:“没想那姜娘子其貌不扬,却很有一番见识明理,到底是从京畿那边来的,眼界就是不一样。”

杨瑞发出灵魂拷问:“祖母,你是不是把人家给看上了?”

秦氏纠结道:“就是模样差了些,性情倒是极好,健谈爽朗。”

杨大郎问:“今日姜娘子来看过桌子,她怎么说?”

秦氏:“夸你做得好。”

杨大郎:“得赶紧给人弄好送过去。”

秦氏摆手道:“也不用这么急,让她多来这里坐坐也好。”

杨大郎:“……”

看着自家老娘那副暗搓搓的模样,他很是无语。

待到中秋前夕,六张桌子才做好送了过来。

当时是秦氏差人送来的,每张桌子的漆面呈深棕色,非常大气抢眼,也结实牢靠。

宁樱很是喜欢,付尾款时秦氏少收了几个铜子儿,说街坊邻里照顾生意,相互间就应当帮衬着,反倒叫宁樱不好意思。

那杨瑞也跟着过来的,翠翠贪吃,有时候宁樱也会给她备些杂糖,便叫翠翠取了些杂糖给杨瑞解馋。

祖孙二人在食肆坐了好一会儿,宁樱也乐得跟他们闲聊,直到有食客上门,祖孙二人才离去。

与此同时,京城这边的汇通柜坊通过各州分所送来的账目查到了宁樱最后提取钱银的地点,是在魏城。

燕三郎得到消息后,立马动身前往魏城,跟在后头的还有秦王府的林正等人。

刚开始燕三郎还以为宁樱会去坂城那边,结果方向完全是反的。由此可见,她极有可能选择了他曾建议的大隐隐于市。

燕三郎带着曹掌柜的信函风尘仆仆从京中奔来魏城找到汇通柜坊的分所,询问宁樱最后提取钱银的日期。

柜坊掌柜把记录翻找出来,是五月份,并且提取的钱银还不少。

看着账面上的记录,燕三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他默默掐算宁樱跟他从平州分头后的日子,她一个弱女子,居然能以这般快的速度跑到魏城来,若没有外界助力,他是怎么都不信的。

离开柜坊后,燕三郎在客栈下榻。

望着桌上的卖身契,他开始细细回忆宁樱这个人,虽然没怎么跟她打交道,但那几天的相处,足见她的谨慎。

如果要以短时间的速度从平州溜到魏城来,且还要万无一失,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最快最安全的?

燕三郎绞尽脑汁苦思冥想,除了官方渠道外,就只剩下镖局托运可选择了。

官方渠道宁樱肯定是没这个本事的,联想她提取的巨额钱银,多半跟镖局有关连。

但一个逃奴,居然胆大妄为到去镖局托镖!

燕三郎是想都不敢想,她竟有此等胆量。

他整整思索了一夜,眼下也没有他法找人,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城里的所有镖局,挨着一家家询问。

拿着袁家四品官阶的信函办事就是有效率,一天折腾下来,居然被他瞎猫碰到死耗子捞到了一点信息。

玉兴镖局经过他提供的路引信息和宁樱画像后,查到了宁樱的相关记录,告知燕三郎此人往扬州去了。

燕三郎不由得乐了,当即又风尘仆仆奔往扬州。

路上他又气又好笑,觉得那女郎当真有意思,明明是一个逃奴,却吃了豹子胆敢托镖,借镖局护佑一路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