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9章 共识

此时的姜维正发愁如何解决联军战斗合力的问题,司马伦的到来,给姜维出了一个好主意,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落到了陆抗的身上。

陆抗也是不负厚望,了解了原委之后,果断地处决了朱乔,以杀一儆百的方式,很简单地就摆平了这个难题。

原本那些心怀二志,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吴军诸将,此刻也彻底地断了念想,连陆抗都死心塌地的归降了蜀国,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存二心呢。

以朱乔的身份,在吴军方面也是一位梁柱级的人物,但陆抗毫不犹豫地将其斩杀,可见陆抗的底线很清楚,谁要是再敢挑战陆抗或者是姜维的底线,只会遭来杀身之祸。

当然对于陆抗而言,却是有着难言的苦涩,虽然说朱乔并不是他的嫡系,但也是吴国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如果不是朱乔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陆抗无论如何也不会杀他的。

其实陆抗降蜀,终归还是为了兴复吴国的大计,如今吴国方面将星殒落,人才凋零,少一个兴吴的力量便会少一份,陆抗如何肯自毁长城。

所以陆抗杀朱乔,其实也是挺纠结挺无奈的,姜维把皮球踢给了他,陆抗又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更何况现在大敌当前,稳定军心是重中之重,吴军这边诸将正等着陆抗的态度呢,如果陆抗不将朱乔正法的话,想要把离散的军心凝聚起来,简直就是试如登天。

朱乔的死,一方面是他咎由自取,另一方面,也是杀鸡儆猴的需要,陆抗清楚,不管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阻击魏军,只有将魏军打败了,他才有谈复国的资格,否则的话,兴复吴国,不过是黄梁一梦而已。

而想要阻击魏军,就必须与蜀国精诚合作才行,这种合作,已经不是像以前一样两国签个盟约那般的简单了,欲要击败魏军,那就陆抗就必须要放权,将手中控制的兵马大权统一交给姜维来统帅,这样吴蜀两军才能形成战斗合力。

陆抗接受了蜀国朝廷的任命,同时也宣布改旗易帜,所有吴国的战旗都将被蜀汉的旗帜所代替,吴军的称号也从此弃用,以后吴军蜀军统一的称号都是汉军。

荆州军这边虽然也有人对陆抗的决定表示不满,但陆抗是吴国在荆州地区最大的官,其次是施绩和步协,但施绩早已经离开这支军队南下了,步协则是对陆抗言听计从,接下来的官员将领论资排辈的话,也就轮到南郡太守朱乔了。

现在就连朱乔都被陆抗所杀,那么其他职位更低的将领自然没有再敢站出来公然地反对吴蜀合并,陆抗杀朱乔的举动摆明了就是杀鸡儆猴,但就算其他的吴将心知肚明,却也没有再敢言语了,除非他自己是活得腻歪了,想步朱乔的后尘。

陆抗在吴军之中,也确实是拥有着足够的权威和声望,不管是他嫡系的人马,还是其他各路的人马,陆抗都有绝对控制的权力,既然他已经决意归顺蜀国,那整个吴军就鲜有人再提出反对了。

姜维也终于是实现了两军合一的目标,将最高的军事指挥权揽入到了自己的麾下,有了这样的权力,在调兵遣将方面,姜维也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不过姜维对陆抗也是相当的尊重,并没有因为陆抗让权给他得得意忘形,独断专行,而是所有的军事策略和计划安排都会虚心地征求陆抗的意见,在商量出共同的结果之后,才付诸实施。

因为姜维清楚,虽然说陆抗将统率权移交给了他,但陆抗在荆州军之中的影响力,那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荆州军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姜维指挥,但如果他们阳奉阴违或者是出工不出力的话,对接下来的战局也会有很大影响。

所以搞好团结,才是最为重要的,所幸姜维和陆抗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之间打交道,往往会简单的多,因为他们可以看得清大局所在,为了大局,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摒弃先前的恩怨,同心协力,一起来面对困难和危机。

魏军的强大,是超乎于一般人想像的,姜维和陆抗对此都有着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如今在荆州,他们已经丧失了九成以上的地盘,只剩下了西陵一地,退无可退,所以西陵这一战对于他们而言,是相当的重要,打赢了,还有收复荆州的可能,而一旦打输了,他们在荆州便再无立锥之地。

对于陆抗来说,西陵之战如果败了,那就代表着吴国的真正灭亡,从此之后,吴国再无寸土,他的兴复大业,也将会彻底地灰飞烟灭,再无希望。

而对于姜维来说,此次出征荆州,是他的另类北伐的尝试,雍凉那边姜维已经征伐了无数次,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尽管说姜维从来也没有放弃,但现实却是无情而残酷的,那就是北伐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