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阿济格之兵,我大明之精兵(第2/3页)

但章旷部毕竟不同堵胤锡的君子营未经实战,兵马又倍于君子营许多,如此自是更得何腾蛟看重。

另一支建制兵是偏、沅巡抚傅上瑞指挥的兵马,有卒五千余,曾与张献忠贼军交战,有一定战斗力。

傅上瑞是崇祯十三年进士,授黄州府推官,其任上政绩不显,但却善于侍奉上官,被湖北巡抚王扬基所赏识。

当年李自成陷承天府,黄州大震,王扬基调傅上瑞管理武昌府事以避贼寇,结果张献忠自黄州渡江进犯武昌时,傅上瑞却同王扬基弃城而逃。

等到张献忠率部前往川中,傅上瑞却又返回武昌迎接何腾蛟,从而深得何腾蛟信重,先升他为分巡下湖南道参议,进封太仆寺少卿,佥都御史,巡抚偏、沅,督兵守平江、浏阳。

如今这傅上瑞同章旷握有湖广仅存的两支建制兵,又都与贼兵有过交手经验,且对何腾蛟都十分恭敬,如此何于钱粮上面肯定要优先拨付二部,余下才是如堵胤锡的君子营及其余响应他何总督出面号召团练的官员。

但问题是何腾蛟有点识人不明,章旷还罢了,虽屡战屡败,可却忠于国事。

那贵为偏沅巡抚,手握重兵傅上瑞却是几个月前就存了异心,不愿为明朝死守。

甲申国难后,傅上瑞在北方的家人逃到偏沅来,说什么北方但要是投降清廷的官员都得重用,那满洲大兵对家里有做明朝官的也都极为客气,丝毫不扰,甚至还派兵加以保护,对百姓更是秋毫无犯,极为重视地方稳定和恢复民生,任官选人都是知人善用,俨然新朝气派。

这便让本就对满洲有一定恐惧的傅上瑞对清廷产生好感,觉得自己如今是明朝的巡抚,若要投过去以清朝对明朝官员的重视,很有可能会出任大省巡抚甚至总督,于是一边应付总督何腾蛟的招兵备战号召,一边却是不断派人到北方打探清军动向。

等到了七月底,情报不明的何腾蛟方才知道清军入了荆襄,大明头号贼子李自成被杀。

堵胤锡第一时间便意识到李自成之死会让顺军余部群龙无首,如此大明于此时向这些从前的大明子民释放善意,那李自成的余部必然会投奔大明,从而合营以收数十万劲兵,尔后共抗东虏。

然而,何腾蛟同他一手提拔的湖北巡抚章旷、偏抚傅上瑞却是幸灾乐祸,拍手称兴,根本不同意堵胤锡提出的派人同顺军余部接触的建议,反而说什么清之英亲王为大明中兴第一人,从此,中国无患也。

之所以有如此看法,除了何、章、傅一向对农民军有敌视之外,也同南都以东林党为首的朝廷一直呼吁“联虏平寇”的主张有关。

章旷甚至提出当派人携酒肉往湖北犒大清军。

何腾蛟倒是慎重,毕竟朝廷眼下对于清军是怎么个态度还是未定,他身为湖广总督不便冒然同清军“友好”。

而且,刚刚传来消息说左良玉已经在九江病死,现在统领左部的是其子左梦庚,如今仍在安庆一带与凤阳总督马士英、督师史可法对峙。

此意味湖北空虚,若清军趁左部放弃湖北沿江东下,恐怕湖南这边就要做抗清的准备。

果不其然,未过两天就传来有清军自洞庭湖南下进犯湖南,结合李自成已死,北方为清廷所有,何腾蛟立时判断清军恐怕有趁胜鲸吞中国之意,遂赶紧下令省内各部备战。

可湖北巡抚章旷却是背着何腾蛟派人到清营出使,对清军入湖广极是推崇,并邀真满洲共平闯贼余部。

只是章旷的“好心”却没有被清军当作一回事,他们不断向湖南境内进发,沿途大掠钱粮,甚至连城池都不去占领,只知在乡野到处找粮。

章旷畏惧清军,不敢领兵迎战。

眼看清军有向长沙进军迹象,何腾蛟无奈只得迎战。然而只派长沙知府周二南会同原驻攸县燕子窝的副总兵黄朝宣领兵两千前往迎敌。

结果可想而知,周二南同黄朝宣于浏阳官渡被清军大破,周二南当场被杀,官兵将佐死伤无算,只黄朝宣侥幸逃出。

接到败讯,何腾蛟吓的在长沙行辕内接连叹气,计无可出。

此时他手下除黄朝宣、张先璧等为数不多的杂牌官军,根本无法迎敌清军,于是在一片惊惶失措之中“婴城为死守计”,遣人急调堵胤锡的君子营同偏沅巡抚傅上瑞的兵马前来长沙固守,又以严厉语气命湖北巡抚章旷务必断清军后路,迫使其北撤。

然而真正赶来长沙勤他总督驾的只有堵胤锡的三千君子营,那偏沅巡抚傅上瑞闻听周二南战死,竟然在清军尚在几百里外就弃了平江城,从醴陵南走宝庆,驻沅州,言偏、沅为己汛地,并携浏、澧守兵西去,根本不理会长沙何总督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