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王上煤山

煤山几百年前不过是一座小丘,名青山。

明成祖时期兴建紫禁城,曾于青山大量堆放自西山运来的煤炭,又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如此青山逐渐变得高大起来,被人称为“万岁山”,又有人说这万岁山就是紫禁城大内的“镇山”。不过于北京百姓而言,却还是喜欢把那万岁山称为煤山。

自青山变成万岁山后,前明皇室于此山脚下大量种植花草、果木,历代朱家皇帝都常来此山赏花,饮宴,或登山观景,俨然就是一座风光绝伦的皇家花园。

可历代朱家皇帝都不曾想到,有朝一日这座万岁镇山却成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的殉国之处。

陆四进京之后并没有立即前往皇宫,而是带人前往煤山。

文臣只带了行营掌书记姜学一,武将则带了羽林军统领樊霸,除此之外就是侄子陆广远。

樊霸出于安全考虑,提出由他先带人上山搜索一遍,确保没有鞑子余孽潜藏山中。

“尚未为九五之尊,便为万金之体不成?莫忘记,我这闯王也是尸山血海过来的,也是曾于满洲阵前赤身挥过大刀的,小小煤山便是真有几个鞑子余孽,又有什么好担心?正所谓小小寰宇,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而矣。”

陆四哈哈一笑,大手一挥,命带路的太监先前开道。

“万岁,从前上煤山的路有两条,不过东边那条在嘉靖年间断了,便只剩西边这一条了。”

担任向导的是留在宫中无家可归的一个魏姓老太监,说来也是稀奇,此人不但同前明天启年间的大阉魏忠贤同姓,老家也是河间肃宁的。

老太监名唤魏良臣,前明万历三十六年进的宫,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及伪清顺治五朝,如果连只有一个多月的永昌朝也算上,便是历经六朝,因此可以说是十足宫中“地头蛇”了,人老也精滑,一口一个“万岁”叫着,满脸的忠厚老奴相。

若不是陆四对阉人并无好感,单这魏良臣的忠厚卖相,必然要留在身边听用,如此对这魏良臣而言,也算是苦尽甘来,大器晚成。

抬头看了眼荒草丛生的煤山,陆四心中有些感触,随口问那魏良臣:“当年崇祯有来过煤山吗?”

这自不是问崇祯死的那次。

“回万岁的话,崇祯爷在世那会倒不常来煤山,约摸有过两次是在重阳节的时候同皇后她们一起登高……”

说话间,魏良臣快步用右手将前面的树枝折到一边,生怕那些不长眼的树枝戳着了大顺陆闯王。

姜学一看了眼这怕有六十多岁的宫中老奴,目中满是鄙夷。

陆四点了点头,默不作声带着侄子继续走当年崇祯走过的道路。

越往上,树木越是杂乱,陆广远不得不拔刀挥砍那些将路都挡住的树枝。

陆四注意到,这煤山上长有很多槐树,有许多看上去怕是两百年都不止,心道崇祯吊死在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倒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山上本就多是槐树缘故。

“你们几个去那边,你们几个去那边!”

樊霸护卫重责在身,还是让几队军士穿过密林往上搜索。几个贴身保护的侍卫亲兵则是始终保持距闯王不到三尺的地方,以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陆四没说什么,他这闯王肩上有重担,部下肩上同样也有重担。

“崇祯死的时候,身边真的只有那个叫……噢,对,那个叫王承恩的太监一个人?”

陆广远来之前听顾君恩讲过崇祯上煤山吊死的事,对崇祯这个皇帝死时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跟着颇感惊讶,总是有点不太相信。

“回将军的话,当时确是王老爷跟着,没别的人。”

魏良臣回答的很肯定,因为当时李自成大军进城后到处找崇祯,可始终没找到,为此大顺军还颁了悬赏令,说有能供出崇祯下落者赏千金,然而还是没有找到。

大顺军不甘心,就组织宫里太监上煤山寻找,结果一个太监在山脚发现崇祯骑过的马,这么着才在山上找到了崇祯和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的尸体。

而魏良臣正是当年被顺军命令上山抬尸体的众多太监一员,算是此事的亲眼见证者。

“这么说来,那个王承恩也是忠臣。”

陆广远说完意识到他这说法有点不对,要是王承恩是忠臣,那大顺军算什么,他们又算什么?

“是忠臣不假。”

陆四伸手拉了侄子一把,对姜学一道:“下山之后你查一下王承恩的尸首埋在哪,若葬在崇祯陵寝就罢了,若没有则移葬过去,另外再寻访一下王承恩有无侄子等后人,若有,择其一人可迁家至昌平,一来替崇祯守陵,二来也替王承恩续上香火。将来修明史时,也要在史书给其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