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李可称杀人王

“太后,摄政王,各位王爷,不是奴才这个户部尚书没本事,实是窘迫至此,奴才也没有法子。唯今之计,当速返关外,再于关内久呆,对我大清弊大于利!”

汉人有句话叫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不当家不知这家有多难当。

没有人比天聪五年就为户部承政的英俄尔岱再清楚眼下大清财政的窘迫到了何种程度,说句诛心的话,这大清朝跟当年的崇祯朝就没两样!

地方上,钱粮征不上来,甚至连地方官都跑了三分之一。如今顺贼东西两路并攻京师,拿什么去打?

郎球说的对,得赶紧出关,要不然八旗将士连老家都回不了。

兵部满尚书谭拜认同英俄尔岱的意见,此人是满洲正白旗人,老姓他塔喇氏,曾以所部几千人马击败明总督赵光抃、范志完,总兵吴三桂、白广恩诸军数万人,是太宗皇帝生前的一大爱将。

“户部、兵部都说不能再呆在关内,可见情势已十万火急,臣等以为当请圣驾速返!”

阿巴泰这个饶余郡王说话的份量比六部的满尚书可要重得很,当年不是太宗皇帝压制,阿巴泰肯定是亲王,以他的战功和资历,未必就轮得到弟弟多尔衮为摄政了。

“入关是叫咱满洲将士享关内的花花江山,不是叫儿郎们白白在关内牺牲的。现在汉人既然反抗激烈,局面对我大清不利,国库又没银子,也没粮食,不如先退出关内,保住山海关、宁锦,养精蓄锐……”

几个满洲将校话糙理不糙。

关内这块肥肉吃得下去更好,吃不下去大不了吐出来就是。真个退出关,对大清也没啥损失,左右抢了不少。将来在关外要是又过不下去,点起兵马再抢中国的就是。

软刀子割肉,跟太宗皇帝在时一样,以微弱的损失换取惊人的利益,不好么?干嘛非得拼着儿郎死伤无数在关内同汉人死扛呢。

形势有点一边倒。

多尔衮的党羽不是不想出班反驳那帮“出关派”,可是摄政王却没有让他们出班的意思。

汉官们都没说话,他们的职责只是在太后发问时上前奏对,不然,是不能开口说话的,能发表意见的也仅是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两位入了汉军旗的老臣。

至于冯铨等没入旗的汉官大学士,听着就好。

哲哲见大部分满洲王公贝勒都同意出关,有些拿不定主意,便看向宁完我,问他什么意思。

宁完我显然是早就想好了应对方针,晃晃悠悠的上前,开口却道:“老臣以为敢言出关者,斩!”

这话跟定海神针般,朝堂顿时一片肃静。

多尔衮依旧平静如常。

情人圣母太后却是暗松一口气,忙问宁完我何出此言。

“不论是顺贼还是淮贼,都是流贼,所以我大清非孤军作战,还有南方明室可用!”

宁完我洋洋洒洒一番,说那顺贼为清、明两家共同之大敌,眼见顺贼死灰复燃重攻北京,那江南的明室岂能无动于衷。北方若为顺贼所定,江南就是唇亡齿寒。

“前番摄政王致书南都史可法,倡议两家联手,南北合击流贼,史可法回信并未不允。只当时南都朝堂或以为我大清有窃居中国之心,怕重演辽金旧事,故而未正式致国书于我,但今贼大,臣以为明室有识之士必会遣使燕京,同我国联盟……”

宁完我断言南明方面不会座看顺贼重新崛起得到了大部分汉官的赞同,一众前明官饰的汉官不住点头,个个是深以为然,俨然他们此时不是站在大清的乾清大殿中,而是站在南都的皇城中一般。

“北直、山西、西北等地尚在我大清手中,荆襄有英王大军,若朝廷执意轻弃这些土地出关,臣看那陆贼必下北京,届时其据京师,又有山东、河南、陕西、淮扬,拥兵数十万,声势之威远胜李自成,届时诸位以为这陆贼不会带大军出关吗!”

宁完我环顾满汉众臣。

陆贼力量弱小之时尚能使山东群贼趁大清八旗主力进关之际以海船渡辽东,其力量强大之后难道就会和大清交好,两国盟约,从此为秦晋之好?

自古汉人王朝开国之初必会大举征伐九边四夷,这简直都是不用去猜测的历史。

一个新兴王朝可不同于积年弊病,重疴缠身的王朝末世,可以任由小族肆意切割欺辱的!

“今日出关,他日必亡国灭族!”

宁完我这个汉官老臣颇是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太傅言之有理,纵是今日我大清让了他陆贼,他陆贼将来也不会让了我大清,出关之说,休得再提。”

布木布泰看向多尔衮,“摄政王以为呢?”

多尔衮这才轻步往前走了三步,先向两位太后微一欠身,其后目光看和他的兄长代善、阿巴泰同济尔哈朗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