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淮军的困境(第2/2页)

他是陕西人,十五年陕西大旱时米市都绝了,木皮石面食尽,听说没吃的父子夫妇拿刀剖对方……大量灾民弃耕逃亡,很多村庄变成无人村,那一幕幕都是惨绝人寰。

“看今年这情形,怕旱灾更严重啊。”

胡茂桢幼年家贫,有大志,面对波罗堡大路深沟,曾指月为誓,必填此沟,随高杰造反后对贫苦百姓也多怜爱。想着今年依旧大旱,不知要死多少人,心里不免有些难过。

“这是天灾,又不是人祸,咱们能怎么办?”

李成栋浮出水面,摇了摇头上的水,“咱们连吃的都成问题,又哪有粮食去救百姓。”

“我想是不是可以将百姓往南迁?”

胡茂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其让东昌境内的百姓易子而食,不若把他们迁到南边寻个活路。

李成栋愣了一下,问道:“往哪迁?”

胡茂桢说可以迁到徐州去,再不行迁到济宁那边也可以,那里旱灾不严重,又有微山湖,只要安置妥当,虽不能吃饱总能保住命。

“你倒是个菩萨心,不过这事关系重大,这东昌境内十万人总有吧,就咱们这几千人怎么迁法?而且咱们还得北上抵御满洲人,哪里能抽得出手来……”

李成栋不认为“移民”的事能办成,但见胡茂桢心思很重,便说真想干的话得上报。

“这为了百姓好的事,高帅和陆都督肯定会同意的,我只是怕鞑子会南下。”

“怕什么,咱们怕热,他满洲鞑子就不怕热了?”

胡茂桢认为至少入秋以前,北方的清军是不可能大举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