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5/7页)

雪面上没有明显的标志,但这里的坡度更和缓,因而速度不会再增加,也就给了运动员更多精微校正的时间。

在过去的三个月,余乐不停在补足“基础短板”,而过去十二年的运动生涯,他已然具备了足够的身体素质和比赛意识,因而微调的技巧早已有了天翻地覆地变化,腰腹带动双腿只是稍微拧动一点,因此滑板尖端便正对着他要上桥的位置。

只是……

余乐很快发现了问题。

不知道是他平时训练的助跳台比较宽的原因,还是这个助跳台不够标准,他必须紧紧擦着助跳台的一角,才能够对准他的落点。

角度太刁钻,可能稍微有一点偏差,他就上不了助跳台。

这就尴尬了吧。

不想在助跳台前失败的余乐只有一个办法。

他只能提前将可能无法上台的右脚抬起来。

但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难度。

弧形桥本就不好上,还要提前做个小动作,不稳定性瞬间增加一大截。

但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就算有意见也要滑完才能向大赛方提出。

余乐冷静地应对着眼前的难题,在即将上助跳台前,如计划的将右脚抬高,他不敢抬的太高,只是前段微微翘起,但还是有一瞬间的失衡。

好在他很快稳定,在感觉到另外一只脚也随着地势的变化而变化后,他又迅速将右脚放了下去。

笔直冲向弧线桥。

跳!

一个小细节,关乎比赛的成败,因为太细微了,无人察觉。

但技巧性的运动项目,追求的就是这个微乎其微的精细微调,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平日里的苛刻训练,肌肉记忆,和临场的判断,全都是一名选手能够在众多水平一样的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余乐处理的很棒。

没人察觉,更是代表了他的稳定性和沉着。

当他落在弧形桥上的瞬间,滑出一道潇洒弧线的同时,掌声再次响起。

他挑战了国内少有选手挑战的弧形桥。

而且他成功了。

潇洒帅气的身姿在他飞出去的瞬间,犹如阳光烙印在虹膜上无法褪去的残影,直至深刻记忆。

“好厉害!”

“国家选手吧?”

“这特么是降维碾压啊!”老洪哀嚎一声,兴奋地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两年前的瑞国冬奥会,华国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上,没有一个运动员具备比赛的资格,零参与度。

这么大的国家,连一个坡面障碍技巧的运动员都拿不出,不尴尬吗?

作为滑雪发烧友,老洪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恨不得自己亲自上场。

可他也没那实力啊。

但是去年,华国出了一个白一鸣,四年的世界赛场征战,终于在他即将成年的那一年,拿下了世青赛该项目的银牌。

奔走相告,普天同庆啊!

导致现在华国练坡面障碍技巧的小运动员都多了。

只是这依旧无法填补,华国在这个项目成年男子组的空白。

因而看见余乐的表现,他们这些圈里人才会骤然亢奋起来。

嫉妒?

怎么可能嫉妒?!

自己什么斤两心里没点儿数吗?

既然自己做到不到,当然希望出现那么一个存在,可以填补那份遗憾,带着他们的期待,去征战世界赛场!

余乐。

余乐。

很多人在这一刻都在心里默念了一下余乐的名字。

目光落在那个逐渐远去的身影上,祈祷他能够滑出更出色的成绩。

作为对手,他们只有祝福。

那是对这项项目的热爱,也是对国家的热爱!

余乐在骤然响起的掌声中,来到了跳台。

连续三个跳台,他需要进行三种不同技巧的展示。

旋转,翻滚,腾挪,空中抓取。

难度越高分数越高,两个难度融合在一起,分数更高。

余乐在空中项目上格外有优势。

他不恐高,又喜欢追求刺激,可以说速度越快,高度越高,他的挑战欲就越强。

在上第一个跳台前余乐早就已经有了安排。

下滑的路带着一点弧线,在五米高的跳台上从一侧滑到另外一侧,滑出了一个弧形。

这是他在为左侧转体做出的准备动作。

因而在他被斜抛飞出去的时候,身体自然而然的朝着左侧旋转。

余乐的身体紧紧蜷着,在空中完成一个360°的转体,同时单手摸同侧板心。

这是一个【安全抓板】

也就是360+【安全抓板】。

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可以完成三周转体的同时,摸板尾,不过余乐做不到,摸板尾或者板头都会导致重心变化,变成偏轴转体,这个技巧余乐还没练。

哪怕余乐越滑气势越足,也想浪,这时候也得憋着。

过去的跳水经历告诉他,只有千锤百炼的动作才能够帮助他拿下高分,永远不要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