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4/4页)

德妃大震,康熙脸黑如炭:“塔纳呢?”

“儿臣已让人押进宫,汗阿玛可要见吗?”

“见!”

不一会儿,小柱子领着一个妇人进殿。德妃深吸了一口气,身形不自觉摇晃了一下,却不敢妄动,更不敢开口,莫可奈何。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她可不敢再报有幻想,觉得塔纳什么都不知道。若真不知道,她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果然,在康熙的斥问下,塔纳开了口:“皇上,小格格之死与奴婢没有关系。奴婢……当年审问之时奴婢说的句句属实,奴婢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此案盖棺定论,春莺伏法之后,奴婢和伊尔哈被人从慎刑司移到了冷宫偏院养伤。后来传出要放我们出宫的消息,奴婢欣喜若狂。

“出宫前夜,奴婢与伊尔哈谈话,庆幸自己没能照顾好小格格,还能得到皇上开恩,活命出宫。但伊尔哈的神色却有些不对劲。奴婢问她怎么了,她说也不知道她有没有信错人,能不能活下去。奴婢不解,问为何这么说,伊尔哈却没有答。

“伊尔哈同奴婢约了出宫一个月后会面。她说,若她活着一定会来。若她没来,那她一定就是死了。如果是这样,如果那人再狠心一点,奴婢可能也会有危险。

“伊尔哈说自己丧夫丧子,没什么遗憾,死了也罢。可她说奴婢还有家人,还有牵挂,若是可以,让奴婢好好活着。

“她说,她入宫前就在娘家门前往东第五棵树下埋了东西。如果一个月后,她没能赴约,让奴婢去把东西挖出来。这东西虽能催命,但关键时刻,或许也能保命。

“奴婢当时只觉得伊尔哈这话很奇怪,心里很慌,可奴婢好容易保住性命,眼见就可以出宫,不敢再节外生枝,便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过。哪知奴婢没等到一个月后,在出宫的第二天,就听闻了伊尔哈的死讯。

“奴婢更慌了。想到伊尔哈的话,立刻去树下把东西挖了出来。那是一个小盒子,上了锁。奴婢没有钥匙,也不敢打开。就这么一直放着。后来奴婢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奴婢,却找不到是谁。还有人来询问小格格的死。

“大家都知道奴婢是小格格的乳母,小格格突然没了,来问一问,本来也属正常。可奴婢就是心里不安。奴婢只能强迫自己镇定去应答,让所有人觉得奴婢什么都不知道。那时奴婢也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奴婢心里的不安就这样一日日扩大,终于奴婢鼓起勇气砸开了盒子上的锁,看到了里面的东西。奴婢再不敢呆在京中。

“奴婢夫家已逝,奴婢请求家人给奴婢重新找门亲事,挑挑拣拣着,从备选名单里扒拉出一个离京最远的,匆匆嫁过去。因为是改嫁,只能远嫁,似乎也说得过去,没什么人怀疑。

“可是奴婢怎么也没有想到,离京后那种总盯着奴婢的怪异感觉是没有了,但奴婢却被天地会的人盯上,还被他们抓了起来。奴婢想逃,逃不掉。奴婢想找官府,却根本没办法跟外界联系。他们把奴婢关住,就为了让奴婢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威胁德妃娘娘的人证。”

康熙沉着脸问:“盒子里的东西呢?”

塔纳颤颤巍巍将怀里的小册子来出来举过头顶:“盒子不好藏,奴婢已经丢了,里头只有这个册子,还有几张银票,奴婢一点都没动,全放在一起。

“奴婢怕天地会的人得到手,有了物证,人证就不那么重要了。到时候,他们怕是会杀了奴婢。所以奴婢一直咬死不松口,没有告诉她们东西的下落。

“奴婢把它藏了起来。直到今日,太子殿下带人闯入救了奴婢,奴婢才把东西翻出来,护在怀里。”

梁九功接过册子,奉给康熙。

康熙打开,里头密密麻麻写了许多页字,全是伊尔哈的心路历程。她如何丧夫丧子,如何在丧子之后被人找到,说可以助她复仇,帮她对付家人等等。事情的经过全在里面,截止到入宫之时。

上头写着,他们在宫外就商量好了对策,约定好了动手的时间。所以,谨慎起见,入宫之后双方不会联系。事成之后,也不必联系。对方自有办法让她出宫。

一条条一项项,行事之严谨,思维之缜密,康熙心惊肉跳。他看着德妃,简直不敢相信,计划这些的人跟伺候他多年的人是同一个。再联想佟佳氏,心绪更加复杂。

她们,颠覆了他过往所有认知。

德妃抬头,撞上康熙的目光,那双眸子里的冷冽与寒冰透彻骨髓。这一刻,她如坠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