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施家之事很快传到了宫中,杨培绘声绘色的在天子耳边禀报着:“说是那位大公子本是前一日就出了门,同那些狐朋好友们在外待了一夜,到翌日下晌了才回门,那施大人早一刻便得了消息,命人取了藤条在廊下等着了。”

“听说施大人是发了狠了,连施夫人都劝不住,还不到后宅院子呢,就当着府中上下的面狠狠的把施公子给抽了一顿,闹得府上的主子下人们尽数知晓,还是施夫人请出了在佛堂里念佛的老太太来才给制住了,施大公子这回可是当真伤了,都知大公子挨了抽,皮开肉绽的,连床都下不了,请了好几个大夫呢,没成想,这施大人家中规矩倒是甚严的。”

杨培还感叹了一句,他还当施大人也是那等不管后宅之事的家主呢,连杨喜提点德妃他都没反应过来。

杨培话音刚落,闻衍便勾了勾嘴角,轻嗤一声。

杨培小心瞥着:“陛下?”

闻衍翻阅着折子,难得解释了句:“你也是宫中老人了,何时竟这般天真了。”

在普通百姓家中,尚且知道家丑不可外扬,肉烂了还炖在锅中,不叫丑事流了出来。施家百年世族,只会比普通百姓更在乎颜面,更在乎家中名声,哪里会任由家中嫡长子的丑事被传得沸沸扬扬的。

那施大公子再不济也是施家人,不出意外便是下一任忠勇公,多年来不图上进,每日只招猫逗狗的在街上横冲直撞,为何早年间鲜少听到有关这位大公子的事传出来。

稍讲究的人家惩治家中子嗣,大多是抄经书,关祠堂,用的手段温和,既彰显了长辈的威严,又保留了子嗣的颜面,哪里会当着下人的面教训主子,叫他们没脸,还任由事情传出来的。除非是施琅不想让这个儿子承继爵位了。

杨培有些迟疑:“那,这忠勇公当着阖府的面闹这一出是为何?”

现在想来也确实不对,哪有当着下人的面抽儿子的,那忠勇公瞧着也不是那等气性大到不管不顾的人。

闻衍眼中带着两分讥笑。还能为何?无非是做给他看的而已,好让他知道施家并没有偏袒。

过了几日,忠勇公施琅入宫面圣,天子夸了他一句治家有方。

施大公子的事沸沸扬扬传了好几日,施家也并未做任何表态来,只给这位大公子请了大夫,让人好生将养,一副任由外人传言的模样,叫好些人家都不明所以,施夫人娘家、陈家等姻亲人家都派了人登门拐弯打听,被施家模棱两可的打发走了。

直到施琅得了天子夸,出宫后不过一日,城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施大公子的事便再也听不到了,仿佛没传过一般,连议论都没人议论。

但施琅还是不敢大意,因为陛下除了夸他治家有方,还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黑沉的眼中叫人看不出丝毫情绪来,当即就叫施琅心中一凛,说道,“爱卿为人正直,朝中事务再是繁忙,也应当抽些时间把精力放在家中才是,年轻人心性不定,还是得有长辈看着、管着才会走上正道,爱卿以为如何?”

施琅哪里敢有意见的,连忙点头应是:“陛下说的极是,是臣思虑不周。”

施琅再明白不过,陛下的意思,是在告诫他不要再有第二回 。

出了宫,施琅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巍峨森严的深宫大院,心里有些后悔起来,当年若不是图着亲上加亲,图那点血缘,又哪里会有今日。施氏规矩是家主不得插手后宅之事,到他这里却是破了这延绵百年的规矩。

施家哪里是娶的继妻,分明是娶了个祖宗回府。

事情瞬息平了下来,杨培这回倒是不再说这施家规矩严了,反倒是叫他都不知该说甚好的了,这也太急切了些,陛下这边才夸了下去,外边的议论便停了,当真是连多停留一日半日都等不得的,如今哪里还不知,这施家只怕早就抓心挠肺了,不过是碍于天子还没发话这才忍了下来。

“这施大人也真是的…”

他念叨一句半句的,闻衍只埋首在御案上,充耳不闻。

朝堂上接连数道旨意发下去,各地早早就做好了防范,有几处水患水灾上奏上来,也很快平复了下去,到季冬时节,因灾荒递上来的折子少了,天子也松了几口气,正逢年节将至,宫中早早就准备起来,只等前朝封笔。

闻衍最后召了彭、范两位太傅入承明殿,如同往常一般商议了国事,前朝封笔,天子搁置朝政,朝上之事便要两位太傅多费心,商议完,天色已然不早了,闻衍也不好耽误他们,主动送了两位太傅出门。

不谈国事,对两位帝师,天子也温言关心了几句:“两位太傅乃是朕的肱股之臣,朝中之事了结,两位太傅也能安歇一些时日,拢拢情分。”

彭、范两位太傅已是天命之年,家中长者皆以辞世,因此闻衍便不提回去敬孝心。他们都已到儿孙敬孝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