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5/7页)

“叔,你别着急,这路不好走,咱们别出了事。”

刘翠花也赶紧收拾好情绪:“老头子,别打那牛了,再慢天黑前怎么也赶到了。”

刘灵芝连忙换了位置,自己去赶车,让他爹坐后面去。

刘老汉抽着旱烟,满脸哀恸。

刘树春比他大三岁,算起来今年也五十七岁了,年前来镇上办年货的时候看着挺精神的,怎么就突然不行了……

赶到刘家屯的时候天色已晚,村里的人家都点了灯,这会正是饭点,一片炊烟袅袅。

徐渊已经三年多没回过刘家屯,记得自己当年出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寒冷的冬天,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雪。如今的心境早已大不相同,路过徐家门口时,看都没看一眼。

牛车赶到刘树春家门口,见大门上已经挂上白番,院里也起了灵棚,刘翠花终于忍不住拍着大腿,嗷一嗓子哭出来:“大哥诶!”

屋内杨氏闻声连忙往外走,儿媳妇和孙媳妇在身旁搀扶着她:“翠花啊,你可来了……你可来了!”妯娌俩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小刘氏红着眼睛,拉着他们往屋里走:“伯娘快别哭了,仔细哭坏了身子,幺儿大郎快进屋,这一路上冷了吧。”

“还行,不冷。”徐渊抱着小丫,刘灵芝拎着行李跟在后面。

进了屋,孙媳妇张氏赶紧把孝布拿来,给几个人带上,刘翠花穿上麻衣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怎么就…就这么突然,都不给见一面啊?”

杨氏拉着她的手摇头:“谁能想到,昨个还说要跟大福上山去拉柴火,下午跌了一跤就不行了,后半夜咽了气。”

俩老了太太哭了半个时辰终于平复下心情。

刘翠花哑着嗓子问:“东西都准备齐了吗?”

杨氏点头:“寿衣是前几年提前备好的,穿着也合适,宝蓝底绣寿字的缎面褂子,用的都是好料子。”村里的老人大多过了五十岁就开始提前准备后事用的东西,省的用的时候抓瞎,总不能光着屁股上路。

“银子够使不?不够我这拿了些。”

“够用,棺材也是现成的,阴阳先生给看了日子,初十、十一不能出殡,十二下葬,埋在老坟茔地里咱爹身边。”

“哎……”刘翠花难受的叹了口气,生老病死,时至则行,谁也阻止不了,都是命啊。

“我原以为我病病怏怏的得走他前头去,谁成想竟让他抢了先。”杨氏说着说着又往下掉眼泪。

“可别这么说,嫂子你得挺住了,孩子们还指望你操心呢,你要走了谁疼他们?”

旁边儿媳妇和孙媳妇都红了眼睛:“娘,您保重身体啊。”

小刘氏是真心实意的心疼自己婆婆。刘家只有大福一个男丁,打她嫁过来那日起,杨氏拿她就当亲女儿一般,从没苛待过她。

“二伯母您劝劝她,从昨天到现在一口东西都没吃,这么大年纪了,这么熬身体怎么受得了啊!”

刘翠花一听马上打起精神:“大嫂,你可不能这样,你还打算跟着大哥一起走了?你都给他操心一辈子了,也该享几天儿孙福了!”

杨氏熬了一天一宿,这会明显有些精神不济,靠在枕头上摇摇头:“我才不给他操心了呢,这辈子跟他就没享过一天福。”

“可不是!你说咱俩嫁到他们刘家的时候,穷的揭不开锅,事事都要靠自己,咱娘又是个泼辣性子,容不下人说一点不好,当年你生大福的时候,要不是没人管,哪至于让他落下腿脚上的毛病。”

提起这个杨老太太瞬间来了精神,支着炕坐起来,攒了一肚子的委屈忍不住往外倒豆子:“生大福的时候正赶上秋天,我让咱娘帮我看几天,我好去地里忙活忙活,结果她扭头就去了姑子家。”

“没办法我只能背着大福去地里干活,襁褓把孩子腿绑的太紧,勒坏了腿筋,刘树春那老王八犊子因为这事还打了我,我不心疼吗?那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那会刚杨氏还年轻,刘大富又是她第一个孩子,一点经验都没有,完全是摸石头过河。为了干活方便把孩子紧紧的绑在身上,哭闹也没管,结果晚上回家才发现儿子的腿都被勒肿了。后来刘大福长大才发现,勒坏那条腿始终比另一条细很多,走起路来跛脚。

“当年他踹我胸口那一脚,到现在阴天下雨还疼,你说我给他生儿育女他也忍心下得去脚!”

旁边小刘氏给自己儿媳妇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把粥端进来,看老太太这精神头至少能吃两碗。

刘翠花跟着一起骂:“都是没良心的,幸亏这条腿保住了大福的命,也应了这个名字,是个有大福气的。”

提起刘树春的不好,杨老太太也顾不上悲伤,老爷子活着的时候他当家,家里大事小情都是他说了算。刘树春跟刘老汉还不一样,他脾气大不听劝,若是不和心意还敢动手打人。也亏的杨氏是个好脾气的,换成刘翠花两口子早打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