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下一代(第2/2页)

“多谢舅舅。”

13岁的张少清长成了相貌清秀的少年,性格跟张乃景差不多,温煦略显腼腆,静静的坐在那里,很少开口说话。

秦笛问:“少清,你爷爷近来在做什么?”

张少清答道:“下棋。”

“跟谁下棋呢?”

“我不认识那些人。”

张怡然接口道:“爷爷嫌日子太闷,所以在金树岩,开了家围棋馆,经常跟人在那儿喝茶下棋,我跟弟弟过去看过,南来北往的人都有。爷爷想教弟弟下棋,弟弟不愿学,所以就很少去了。”

秦笛笑道:“少清,你怎么不愿学棋呢?”

张淡儒的棋力不错,早年的时候算是国内知名棋手,再加上有钱,愿意资助围棋事业,所以当时有“南张北段”的说法。然而到了儿子张乃景这里,棋力下降了一个档次,只能算是业余高手。再到孙子这里,干脆连学棋的兴趣都没了!

张少清望着他,说道:“舅舅,我想跟母亲一样,做个大科学家!”

秦笛有些惊讶:“啊?想做科学家?那可不容易!”

如果没有他开金手指,秦菱不可能成为诺贝奖获得者。作为一个土著中国人,生长在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外力加成,怎么能获得重大突破呢?

不过,少年壮志不言愁,既然这孩子有志向,秦笛也不能泼冷水,于是他连声夸赞:“好样的!你如果真想做科学家,最好跟你姐一块儿,早早去美国留学!”

秦笛这样说,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基于现实状况,1943年的中国,属于全面落后的时候,而美国则处于蒸蒸日上的年代,如果张少清留在国内,几乎肯定做不成科学家!

未来五十年内,中国的科研都在打基础阶段,不可能在高精尖领域投入资金。

少年人树雄心,立壮志,想做一番大事业,然而经过岁月的摧残,大多数都沦为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