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消失(第2/3页)

秋芜和七娘都知晓他的身份,自然不敢使唤他做什么,倒是阿依,无知者无畏,因看不惯元穆安,总觉他游手好闲,不如顾攸之那般勤快朴实,竟然直接使唤他,让他做些洒扫庭院的杂事。

因州府事多,顾攸之这两日都没再来,只有元穆安,仿佛没别的事一般,整日逗留在此。

秋芜和七娘都吓坏了,一心要阻止阿依,谁知元穆安只是皱了皱眉,用复杂的眼神看了看秋芜,便一声不响地拾起柴房中的扫帚,在几人的注视下低头清扫起地上的枯枝。

秋芜几乎被惊呆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一面低声告诫阿依以后不许再支使元穆安,一面小心地观察元穆安的表情,见他虽然因没做过这些而显得动作生疏,却并未露出任何生气的表情,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而七娘则在两人之间来回看了好几眼,终是没忍住,悄悄凑到秋芜的面前,眼带异色,压低声道:“他——袁、袁先生,对你……”

秋芜与她对视一眼,没回答,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等到第二日,元穆安不用人使唤,自觉提着扫帚清扫庭院时,秋芜有些按捺不住,问他:“这几日外头传言纷纷,眼看形势不明朗,郎君一直留在这儿,会不会……误了别的事?”

元穆安知道她是在暗示他离开,握着扫帚的手紧了紧,没有否认,只说:“明日我会出去一趟。”

只是出去一趟,便意味着还会再回来。

秋芜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又被他打断。

“外头若传出不好的消息,你一个也别信,只管做自己的事,后日夜里,我会回来的。”

虽然她说上次听说他出事后失态的样子只是身为臣民担心天子,但他还是不想让她再担心一次。

秋芜心里莫名软了一下。

别人不知,她却是多少知晓他在朝中看似稳固,实则艰难的处境的。

到嘴边的话转了个弯,没说出口,只变成了一下轻轻的点头。

她低垂着眉眼没有抬头,不曾发现元穆安漆黑深邃的眼底闪过的一抹光亮。

第二日一早,元穆安果然消失了。

秋芜与平日一样起来时,阿依便来告诉她,说东院的袁郎君一早就不见了,害得伺候那边的两人找了许久,直到问了前院的小厮,才知晓他未至鸡鸣,便已离去。

“真是个怪人,来时不提前知会,要走也这般一声不响。”几日下来,阿依他们也隐隐看出来,那位郎君气度不凡,自家娘子对他的态度有抗拒,亦有顾忌,恐怕其中另有隐情,但因第一印象实在不佳,是以仍存着几分不满与质疑,“这般行事,简直没把咱们都尉府放在眼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秋芜瞥她一眼,心说他是天子,一个四品折冲都尉,可不就是不用放在眼里?

况且,他其实是提前知会了的,只是不便与其他人言明罢了。

“那位郎君的事,咱们少管就是了。”

她说完,便像没事人似的,盥洗、用膳,带着厨娘备好的饭食去椿萱院。

可因为元穆安先前的那句嘱咐,她总有些心神不宁,忍不住让阿依在外出采买的路上打听几句外面的情形。

阿依回来时,果然脸色有些异样。

“娘子,出去搜寻的禁军找到圣上了,只是听说圣上果真受了重伤,也不知……哎,外头说什么的都有,也不知实情到底如何。”

元穆安在百姓中极有圣名,又是凉州百姓这些年来感到离自己最近的一位君王,他们自然心有戚戚。

七娘正做针线的手一顿,闻言下意识瞪眼望向秋芜,见她表情平静,并无异色,这才悄悄舒了口气。

“圣上身边多精兵强将,齐心保护,定不会有事。外头那些传言谁也说不准是真是假,不必听信。”秋芜淡淡说完,便重新拿起手里的针线,认真仔细地绣起来。

阿依愣了一下,只觉有道理,遂又看向七娘,笑道:“不管怎样,城门总算要开了,想必明日宋娘子就能见到陈军曹了。”

七娘的面上不禁浮现笑意,转头看一眼和另外两个小娘子坐在一起玩骰子的娇娇,轻声道:“他的确已许久没回来了。”

陈大威先前跟着秦衔,这次对战吐蕃,却没在前线冲锋陷阵,而是被委以看顾后方的重任。这次回来,也是为运送粮草,兼回城换防。

不过,因天子在凉州,这次换防之后,他便要以凉州守将的身份留在城中。

先前与七娘商议好的,这次回来,便趁机会将婚事的仪程一一过了。

也算是紧张压抑氛围中少有的喜事了。

三人渐渐放松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为七娘的事出谋划策。

外头的流言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秋芜始终让自己保持平静,不让心底那一丝若隐若现的忧虑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