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银两(第2/2页)

他的本意是想安慰元穆安,可元穆安听了这话,却并未觉得宽心。

若真没事,怎会至今找不到人?秋芜八岁就入宫,又不是京城人士,即便偶尔有机会出宫,也定然不熟悉京中的道路,她离开昭宁寺,除了到集市上来,还能去哪里?

除非,像康成说的那样……

“回宫。”他霍地从坐榻上起身,一面往屋外去,一面吩咐,“让人去毓芳殿看看,她屋里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如今才是未时,离出宫的宫女太监最晚归去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若这会儿就派人去问,便是要让所有人都知晓了。

“殿下,那九殿下那里?”康成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请示一番,毕竟,太子和秋芜之间的事,至今还是一个秘密。

元穆安却已有了盘算:“就说是昭宁寺的僧人到金吾卫报了秋芜失踪之事。”

这样一来,派人去查秋芜的屋子便顺理成章了。

康成闻言,赶紧先吩咐几人骑快马回宫,处理此事。

……

毓芳殿中,元烨正吩咐竹韵他们将屋里的两张长案摆到一起。

今日是秋芜的生辰,说好要替她好好过的。

他吩咐膳房备了一桌好酒好菜,预备等秋芜回来,让她坐下一道吃。

平日,都是她站在旁边服侍他用膳,她一筷一筷、一勺一勺温柔地送到他的面前。

她会用银箸细心地挑去蒸鱼里的小刺,也会捧着盛了滚烫汤羹的瓷碗温柔地吹凉。

她这样贴心仔细,他都看在眼里。

今日,他要让她不必拘礼,与他同席而坐,一同用膳。

坐榻上的隐囊边,还摆着一只金丝楠木镶玛瑙多宝盒,盖中装匣,匣中有屉,抽中盛盒,做得十分精巧。

这是要送给她的生辰礼物。

边上的初杏看到元烨坐在榻边再次摆弄那只多宝盒,检查每一处的机关,以便一会儿能亲自给秋芜掩饰,不禁有些羡慕,道:“殿下待秋姑姑真好。”

她说这话的时候,心中除了羡慕,似乎并没感到嫉妒。

这与从前在清宁殿中的她完全不同。

大概是在毓芳殿待了段日子,她感到自己正渐渐变得平和宽容。

其他小宫女也跟着附和,元烨盖上多宝盒的盒盖,抬头认真道:“秋姐姐待我也最好,当初母亲就说过,秋姐姐是这世上除了她以外,待我最好的人。”

众人说说笑笑,氛围原本十分融洽。

可没过多久,便有东宫的人急匆匆赶来此处,说是奉太子之命,要到秋芜的屋子里搜查。

毓芳殿的众人都吓了一跳,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来人回:“九殿下,昭宁寺有僧人到金吾卫报信,说是秋芜姑姑在寺中厢房无端失踪,金吾卫在附近搜寻后,并未寻到任何可疑之人。奴婢们奉太子之命,来查看秋芜姑姑的卧房,寻找线索。”

“你说什么?”元烨一听,一下从榻上站起来,拿在手里的多宝盒也一不小心落到地上,发出砰地一声,镶在盒面上的一颗玛瑙也被摔了下来,咕噜噜滚到一边。

“秋姐姐失踪了?到底怎么回事?”

他三两步上前,瞪着东宫来的那两个太监,不敢置信又充满不安地质问。

太监不答,只躬身恳求:“殿下恕罪,具体详情,奴婢们也不知晓。”

还是初杏先反应过来,劝了一句:“殿下,还是让他们赶紧去吧,若真查到线索,也能早些将姑姑找回来。”

“是了。”元烨这才回过神来,皱着眉赶紧摆摆手,说了声“快去”后,自己也快步跟了过去。

几名太监在屋里一阵翻箱倒柜,将所有的物件都查过一遍,却一无所获。

元烨失望不已,叮嘱那两名太监一有消息就来回禀。

太监们领命,又匆匆赶回东宫复命。

此时,元穆安已从宫外回来,正在清晖殿中更衣,见人回来,也不等更衣毕,便先将人召了进来。

“如何?”

两名太监如何回答:“禀殿下,奴婢们惭愧,秋芜姑姑屋中一应衣物、物品都已翻找过,未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元穆安沉着脸,将康成挥开,自己伸手扣着腰间的玉带钩,闻言沉默片刻,只觉紧缩的心又往上提了提。

半晌,他问:“屋里有没有找到钱财?”

“首饰器物俱在,但不曾见到银两。”

“银票也没有?”

“禀殿下,不曾见到银票。”

什么都在,独独不见银票。

元穆安知道秋芜在外没有亲朋好友,银两自不可能拿出去给了别人。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她是自己带着钱财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