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3页)

岑樱的位子也设在台上,徽猷殿的白薇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旁。

她原本担心苏后与长乐公主会寻自己的麻烦,但这对母女似乎都饶有兴致地看着箭场上蓄势待发的比赛,渐也放松了些,踮起脚焦灼地看着场上那抹酷似兄长的身影。

箭场边缘,两人都已身在马上,整装待发。嬴衍与他说了比赛的详细规则:“贵使,我们就以汉人的射柳习俗为赛,谁先射中谁就为胜,切记不能超出前方那条白线。”

使者颔首微笑:“多谢陛下为下使解惑,下使明白了。”

比赛于是开始,伴随着号角声响,两人都若离弦的羽箭冲了出去。众人的喝彩声里,二人的马匹不相上下。

比赛的规则即是不能超出那条以生石灰划出的白线,放了箭也不能。距离白线尚有十丈之远,嬴衍沉着地策马搭弓,“嗖”的一声将箭放出,尔后紧夹马腹,迅速调转了马头。

恰逢此时一只大雁在天际盘旋,呖嘹之声响彻上空。那使者似是犹豫了下,不过转瞬,骏马便已冲出界线。

他不再迟疑,迅速张弓对准天上的大雁放了出去。两声箭响一前一后,当禁卫军拾起被皇帝羽箭射中的柳枝时,那柔然的使者亦已冲出箭场接住了坠地的大雁。

众人的惊呼声几乎同时响起,短暂的惊讶过后,喝彩声接踵而至,赞叹皇帝陛下的高超射艺。

嬴衍的脸色却不是很好,调转马头朝观赛的高台上走去。

方才的比赛虽是他赢,对方却选择射中天上的大雁,虽然难度比不上射柳,但比之柳枝这样的死物,似乎射中活物才更加不易。不得不说相当讨巧。

此人心思太过狡猾,他不喜欢。

他下意识朝岑樱看去,看清她的目光所在后,脸色又极为阴沉,阴云满面地回到了台下。

这时那使者也已跟了上来。他脸上神采奕奕,擒着大雁含笑庆贺:“是陛下赢了。”

“下使愿赌服输,自愧不如。”

“贵使言重。”他心不在焉地说着,下马接过侍卫递来的巾帕将额上沁出的汗擦了擦。

台上的苏后却是看得心花怒放,当即命人赐了水与巾帕:“贵使快擦一擦吧,眼下时间冷暖交替,你们远道而来水土不服,可别着了凉。”

“多谢太上皇后恩典。不过眼下,下使还有一个恩典想请太上皇后恩准。”

那使者说着,提着那只才射下的大雁,忽地上前几步跪下:“来时可汗特别吩咐,愿效仿汉家礼节,献雁求娶永安县主,以求两国修好,永结秦晋。”

仿佛平地里起了一声惊雷,在场之人,连同岑樱自己在内,无不愣住。

使者却似浑然不觉,双手郑重地将大雁举过头顶:“望太上皇后恩准!”

苏后没答话,下意识看向了台下的儿子。他面上已沉凝至极,缓缓策马走近使者:“贵国要娶永安?”

“为什么。”

“难道陛下与太上皇后肯将帝女许配给我国么?”使者反问,“若陛下肯将县主出降,可汗必定尊为王后,两国也可永结盟好,传为后世佳话。”

大臣们纷纷回过了神来,恍然而悟。

宫中适龄未婚的公主就只有这两个,长乐公主是陛下胞妹,太上皇后亲女,永安县主却只是外甥女,是太上皇新认的养女,自然是和亲的上好人选。

嬴衍却看着才露出幸灾乐祸神情的胞妹,言语间已有了寒意:“也未尝不可。”

长乐一下子白了脸,瑟缩躲在了母亲身后。

他这话并未指明是回答的哪一句,更不知是允的长乐还是永安。使者微愣,才要出声询问,他已翻身上马,脸色明显不怿:“此事容后再议。”

“眼下,朕身体不适,各自散了吧。”

说完,他也不顾在场众人是什么反应,径直策马离去了。直属于皇帝陛下的羽林卫若枪出游龙,次第跟上。

大臣们开始各自私议,长乐公主也扑进母亲怀里,哭诉着不愿。人群中不断有人将目光投向岑樱,汇聚成炬。

她仍呆呆地立着,不安又诧异地望向那酷似兄长的使者。

他亦在看她,隔着人群,遥遥对她露出一个温煦和软的笑,以口型无声唤她闺名:樱樱。

她忽然明白了过来,眼眶猝然一热。

——

有白薇在,岑樱未能与兄长叙旧,很快便被她带回了宫中。

她心里装的全是箭场上的事,走失多年的兄长为何成了柔然人?还出使大魏,要替那位素昧平生的柔然大汗求娶她?是想带她走才故意这样说的吗?

可事关两国邦交,这样的话是不能作假的……事后那位大汗又会如何处置哥哥……

走在徽猷殿水泥金砖的地板上她都是魂不守舍的,连寝间已经坐了一个人也未察觉,还险些撞着了香炉。冷不丁殿内响起丈夫的声音:“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