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幕后01(第2/3页)

祖母问了问她可有意中人,打算说亲,文茵姐姐悻悻敷衍了过去。

末了见到扶苏在偷听,她也没生气,只是戳了戳扶苏的脑门抱怨,说日后再问,她就不来了。

不过扶苏觉得文茵姐姐还是会来的。

而德音姐姐,扶苏就不清楚了。

她随不韦先生和维桢夫人离开了咸阳,扶苏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都不记得德音姐姐长什么模样。

祖母说,德音姐姐与文茵姐姐长得一模一样,就是白一些,要文雅好多。

然而扶苏根本想象不出文茵姐姐白净文雅的模样,也就作罢。

其实他也不记得不韦先生和维桢夫人具体长什么样子了。

扶苏能记事,却不擅长记住影像。他记得维桢夫人教他背诗,记得不韦先生鼓励他在宫中奔跑,可他们的模样模模糊糊,只有个笼统的形象。

不韦先生救秦有功,对诸子百家的门生以礼相待。他广纳建议、亲民温和,咸阳城中的学生无不都称赞他。

维桢夫人做的事情更干脆,她为秦国钻研出许多先进技术,也为秦国彻底改制提供了思路。更遑论扶苏在咸阳学堂读书,同窗有好些个同龄的女学生呢。

至于二人政治上为秦国做的事情,则数不胜数。

扶苏大致能拼凑出来一名温和谦逊的男性与一名雷厉风行的女性形象。

但要说具体模样,他明明见过,却说不上来。

困惑与好奇藏在心底,虽然不重要,但总是时不时冒出来,搞得扶苏心痒痒。

好在,很快扶苏就有了满足好奇心的机会。

“东巡?”

扶苏瞪大眼看向面前的李斯:“去哪儿?”

已为大秦左相的李斯,仍然是那副平板无波的神情。迎上七岁小扶苏惊讶的神情,也是淡淡道:“先去临淄,而后皇上准备到海边看看。”

“啊……”

扶苏反应飞快:“那我可以去吗?”

李斯低了低头:“这就要公子去问问皇上了。”

哼。

对于这样的回答,扶苏毫不意外。李相国什么都好,就是一点:不是父皇的直接命令,他才不承担责任呢。

现下回答了扶苏,去或者不去,都是他的问题了。

但扶苏脑子转得快,他很快就分析出了大概:母后大概是去不了的,因为妹妹今年才三岁,弟弟还不到一岁,她要留在咸阳照顾他们。

公子非也去不了,他走了,谁来干活?

父皇肯定会带着李斯去,否则也不会由他来通知自己,而都通知自己了……

那就是要带自己去嘛!

扶苏心满意足,而后又好奇道:“父皇早就想东巡了,为何一直拖到现在才筹备?”

“臣不知。”李斯回答。

扶苏一撇嘴:“本公子命令丞相回答!”他肯定知道!

果不其然,听到这话之后,李斯的眼底闪过几分无奈。

但他到底是俯下()身,拉近了与小扶苏之间的距离:“那臣就说了,公子可切勿不能外传。”

扶苏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本公子听着呢。”

李斯抬起手,拢住扶苏的耳朵,压低声音:“皇上第二年就想去看海,臣与公子非觉得不合适,就偷偷告诉了文信侯与夏阳君。结果君上一封加急信送了过来,把皇上骂了一顿,才歇了心思。”

扶苏闻言,震惊地瞪大眼:把父皇骂了一顿。

这、这天底下,还有能骂父皇的人?!

这下,扶苏对这夫妇二人就更好奇了!

…………

……

一年之后。

始皇帝向东出巡,浩浩荡荡。

不仅丞相李斯随行,始皇帝还将嫡长子扶苏带在身边,对外表明对嫡长子的重视,对内则是父皇亲自对扶苏说:你是秦国的嫡长子,怎能不知道自己的山川土地长什么模样?

于是扶苏随着父皇一路向东,到了临淄,而后来到东海岸。

他也大大地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扶苏终于见到了德音姐姐,祖母没骗他,德音姐姐果然长得与文茵姐姐一模一样。只是德音姐姐肤色白皙、神情温柔,哪怕穿得一身赵地胡服也是文雅内秀,和文茵姐姐全然不同。

他也见到了不韦先生,一如扶苏想象,先生虽鬓生白发,但模样却年轻得很。与父皇交谈时,二人仿佛从未分开过,从日常琐事聊到朝堂变动,恭敬却亲切。

只是这些事情听多了有些无聊,于是扶苏偷偷跑开了。

紧接着他就撞上了维桢夫人。

虽然已经忘了夫人的模样,但一见到她,扶苏就知道是她。

维桢夫人笑吟吟地牵起他的手,也不急着见父皇,而是问他见没见过海。听说扶苏随父皇直接来到府上,干脆就拉着他,点了几个护卫直接出府。

人生第一次,扶苏见到了海。

维桢夫人带着他,学着海边渔夫渔妇的样子,脱去鞋子,赤脚踩在海岸上。大家都不觉得如此失礼,因而扶苏拘束了片刻,也就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