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3页)

虽说这段时间,赵靖的确是挺不满意工部。但眼下工部侍郎这番话,却是说到了赵靖的心坎里,这一下,赵靖看着工部侍郎那张老脸,忽然觉得顺眼多了。

“爱卿所言极是。”赵靖点点头。

不过仍旧是有不知死活的人想要在这时候来触赵靖的霉头,拿着赵禾是女子的身份说事。

“皇上,昭宁公主乃是一介女儿身,女子不得参政,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臣恳请皇上三思!”说这话的人是曾经跟杨家走得比较近的刑部侍郎。

但就在他这话落下时,站在武将队伍里的镇国公曾老将军冷哼一声。赵禾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小娘子,当初虽说刘阙的武安军跟闽王水师对阵时他没有在江陵前线,但每日也能收到从江陵那处传来的消息,那一次,若不是有赵禾带着巫赶去相助,江陵能不能守住都未可知。若是在当初江陵失守,闽王何愁不能给他们制造天大的麻烦?所以,不论是那一战,还是对于整个大昭的天下而言,赵禾都功不可没。

“老祖宗的规矩?是哪家的老祖宗?难道是亡国的大梁的老祖宗吗?”曾老将军这话一出口,顿时把先前说话的刑部侍郎给吓了一大跳。

这话他可不敢随便乱接,能说老祖宗是前朝的老祖宗吗?这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曾老将军像是没看出来他的窘迫一样,眼下赵靖才是大昭的开国皇帝,赵靖说一国公主能参政,那便是能的,老将军接着继续开口说着:“你以为你现在能安稳坐在这里是为什么?当初若不是公主殿下带着人带着神器到了江陵,阻拦下闽王水师,这天下还不知道要乱到什么时候。现在知道女子不能上朝参政?你可知道你眼下拥有的安定,还有一部分就是你口中说的女子亲手打下来的!你去问问边关的将士,谁不服我们公主殿下?”

是啊,若是大昭的将士真不服赵禾的话,又怎么会有所有人只要在看见赵禾特制的信-号-弹就无条件赶去支援这一说法?

兵部尚书站出来附议,兵部尚书完完全全就是赵靖的人,此举也不全是因为上面这位的想法,同时也因为整个大昭境内的将士们都肯定是支持他们的公主殿下,他必须得把下面士兵真实的军愿表达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自己现在兵部尚书的身份。

很快,武将几乎全都赞成曾老将军的话,而在文臣这一方,虽然开始还有几个头铁的,但当成安老先生和谢长珣都站出来表明态度,支持赵禾参政后,想反对的人顿时变得寥寥无几。

这两人站出来,一个代表着谢家,一个几乎是天下读书人都敬仰的对象,谁还有那么大的胆子,跟天下学子作对?

除非是真不想要自己的声誉,不然就等着被天下读书人用笔杆子讨伐。

最是好面子的文人,又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情况出现?

一时间,朝堂上的意见,就偏向了一边。

赵靖很满意看见眼下这情景,他大手一挥,一锤定音,“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开始,昭宁公主也跟着众位爱卿一同上朝。”

眼下小老头就在绘声绘色跟赵禾说着今日早朝时的情景,最后欣慰看着自己的学生,开口道:“不论朝堂上的什么人支持你,这都是你自己的本事。明日后,你便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朝堂上,这也说明一点,至少现在朝廷的官员,是认同你的本事。但是,这距离你自己想要的终点,可还有一段距离。明日上朝,不管你说什么,定会有人是想要跟你对着干的,遇见这种情况,不要退缩,现在的你可不是一个人,我听说钱无量现在也跟你站在了一块儿?”

赵禾心虚低头表示受教,随后点头,问:“老师认识钱大人吗?”

老头之所以被天下读书人当做楷模,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的学识,还因为这么多年来,他的学生遍布天下。

“几十年前,有过数面之缘。不过……”老头说到钱无量时,又哼了一声,像是表示不满那般,“一个读书人,有傲骨是好事,但喜欢龟缩,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看着个子不高,又瘦巴巴的,但是在说这话时候,愣是给赵禾展现了一番什么叫做“不服就干”。

赵禾不敢帮腔。

不过老先生也并不真讨厌钱无量,相反的,当他知道钱无量被赵禾派出押送杨宝宁回京时,还亲自去看了看自己从前的这位学生。

“听说你们之前相处得不错?”老先生问。

赵禾点头没否认,“钱大人在九曲县做县令深得民心。”

越是在这样的小地方,能协调官民关系,越是能体现做父母官的本事。赵禾觉得钱无量是个有本事的人,一心为了百姓,这样的人只是在九曲县,有些埋没了,所以这一次她才提出来让钱无量押送杨宝宁来京城,她希望钱无量能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