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2/3页)

虽然《大唐日报》的扛把子是骆宾王,但是文达明的名声也还算比较响亮。

再加上他亲自参与了美洲探险,《海上旅行故事集》中大部分的故事都是他亲自参与或者打听到的,基本不是在那里杜撰,所以郭得志觉得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买的。

“哪怕是质量很好,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排队购买,其实也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大唐百姓对学习这么感兴趣了。”

郭云鹤看了看四周,发现新华书店还没有正式营业,排队的人数就已经高达几百人了。

旁边甚至还有长安县警察署的警员在那里维持秩序。

“云鹤,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海上旅行故事集》这本书,你可能只是把它当成是说书的一个题材,哪怕是写的再好,也就是这点作用。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说书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关心的是出海的故事。如今长安城里家中有人出海的可是大有人在,再加上一些人有考虑出海,自然都会够来购买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回去好好的研究一番,看看出海的风险到底大不大,看看海外的世界是不是真的那么精彩。

当然了,文达明很善于利用报纸帮自己炒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有了今天人山人海的场景。”

郭得志还是有点佩服文达明的。

长安城到美洲可是超过两万里,文达明作为《大唐日报》的写手,居然敢跟着出海。

勇气可嘉啊!

“师父您这么说倒也对。最近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船只从渭水码头离开,一个个的全部都是准备出海的。听说大唐各地的造船作坊,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呢。”

郭云鹤作为一名顶级说书人,消息来源自然也是非常的广泛。

如今一个造船的匠人,只要是个四级工,一个月的工钱比一个县令还要高。

关键是很多造船作坊想要招人,还招不到呢。

“出海的风气,这几年本来就比较旺盛。如今观狮山书院的船队又从美洲回来,证明了楚王殿下的地球仪描述的许多东西的正确性,大家出海的热情立马就更加高涨了。而那个文达明刚开始在《大唐日报》上面刊登的文章,写的非常有吸引力,哪怕是对出海感到畏惧的人,也忍不住会心动。

云鹤啊,不瞒你说,为师也准备找个机会去海外看一看,要不然等年纪再大一点的时候,哪怕是想要出海也没有那份精力了。”

郭得志这话,把郭云鹤给吓了一跳。

自己的师父居然也准备出海?

这是什么情况?

出海真的那么香吗?

“师父,虽然大唐有许多人商家通过海外贸易挣了大钱,也有一些船员通过出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在这些胜利者的背后,其实还有不少人是沉没在了海里,船只被风浪吹翻,甚至直接就杳无音信,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出海,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想象的那么舒服。我听说在船上,你可能一个月都没有机会洗一次澡呢。

师父,您想一想,如果船只在南洋航行,本来气候就非常的炎热,又没有机会洗澡,没有机会吃新鲜的蔬菜,那日子还有什么意思呢?

以师父您如今在长安城的收入,哪怕是从明天开始再也不说书了,天天去点都德和五合居吃饭,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到时候晚上再去平康坊转一转,日子过得多舒服啊?”

郭云鹤显然是不支持郭得志出海的。

郭得志没有儿子,就他一个弟子。

他要是出海了,自己能不跟着吗?

要是不跟的话,到时候指不定被多少人唾骂呢。

这年头,一个好名声可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呢。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去南洋看一看传说中的香料岛;我想去南洋尝一尝那种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的水果;我想去看一看号称南洋第一大城的蒲罗中;我还想去澳洲的永平港看一看,去澳洲的太子港看一看;甚至我还想去西洋走一圈,看一看那里的世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云鹤,为师有一种感觉,我的说书本领,如今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了。如果不增加自己的见识,很难再有新的突破。

而通过出海,必定可以增加许许多多的见闻,甚至可以认识其他国家的一些商家,听到一些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故事。

而在船上的时候,我还可以慢慢的把这些故事加工成一个个说书内容,到时候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就是为师再次扬名立万的时候。

甚至那个时候,为师也可以跟那个文达明一样,把说书的内容整理成册,找一个印刷作坊印刷成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