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6章 做的亏心事太多(第3/4页)

这段时间,宫中贵妃们暗暗争夺后宫之主的位置的小道消息,也成为了长安城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唐对于言论的管理比较松,只要别作死的在那讨论玄武门之变的事情,李世民还是非常大度的。

“这种事情,不是你应该操心的!楚王府的这个变化,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不可能是因为你说的这个原因,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楚王殿下不说,估计谁也搞不清楚。”

金太希望自己当一个比较纯粹的商人,所以尽可能的不掺和到长安城勋贵之间的争斗之中。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的身上,已经牢牢的贴上了楚党的标签。

……

“南高句丽运输到登州的第一批铁矿石成功运达文登码头!”

“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设计制作的铁矿石运输船成功下水!”

“楚王府登州炼铁作坊一期项目正按计划有序建设之中!”

“楚王殿下表示贞观十八年大唐钢铁的产量将翻一番!”

就在长孙家跟楚王府在大唐交易中心钢铁契约交易铺子开始掰腕子的第三天,《大唐日报》上面就开始报道钢铁相关的新闻。

不管是南高句丽新开发的富铁矿,还是河东道正在扩产的炼铁作坊,亦或是在淮南道计划修建的炼铁作坊,各种各样的消息一直霸占着《大唐日报》的头版头条,其他一些报社也跟风的报道了这个热门新闻。

当然,《长安晚报》的报道风格肯定跟《大唐日报》不同,长孙冲亲自安排人撰写了几篇文章,重点说明大唐对钢铁的旺盛需求。

但是,钢铁契约的价格下跌,已经可以充分的说明赢家到底是谁。

“阿耶,今天的精钢价格已经掉到了十九文钱一斤了!这已经比我们炼铁作坊的成本价格都还要低上几成,如果钢铁价格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那我们的炼铁作坊每生产一斤钢铁,就会亏一斤的钱啊。”

长孙府中,长孙冲面露焦虑的站在长孙无忌面前。

这几天,他可谓是度日如年啊。

从原本的胜券在握,到一败涂地,这个转变,让长孙冲很难接受。

“楚王府的精钢成本比我们低,这个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情。但是以十九文的价格出售的话,应该也是不挣钱,或者是挣了非常少的钱的。为父不担心这几天你亏了几万贯钱,也不担心今后几个月是不是还会继续亏钱,但是我担心李宽这么做,背后有什么目的啊。”

心中一直忌惮李宽的长孙无忌,思考问题的角度显然跟长孙冲有所不同。

“能有什么目的?无非就是他想垄断大唐的钢铁贸易,想要其他炼铁作坊都搞倒闭,到时候他们一家独大,想卖多少钱就多少钱。这天下,还有什么生意是比独门生意更挣钱的?哪怕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只要是独门的,就会是一个很挣钱的生意!”

长孙冲显然也是有看观狮山书院商学院出版的《财经》周刊,对于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这并没有让他在自己阿耶面前挣到面子。

“你把李宽想的太简单了!不客气的说,这个天下已经没有谁是比楚王府更加富裕的了。哪怕是陛下的内帑,里面的金银也未必有他多。这种情况下,李宽的每一个举动,背后都可能有深意,我们只有搞清楚了他的真正目的,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长孙无忌显然是借着这个机会,在那里调教自家儿子。

“那他能有什么目的呢?”

“为父现在也不确定,先看看吧!这段时间,你多安排一些人盯着楚王府的举动,对于我们自己府上发生的事情,你也多留意一下。”

长孙无忌心中,莫名的有点不安。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关键是长孙无忌这辈子做的亏心事太多啦!

……

这段时间钢铁价格的变化成功的抢占了长安城百姓的头条,让大家对齐王府谋反案件的关注度下降了好几个级别。

不过,这并不表示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相反的,刑部尚书刘德威亲自带着一帮精干的属下,正在审着所有的活口,就连李祐都不例外。

当然,审核的重点肯定是在阴弘智和燕弘信他们身上。

“燕弘信,你的眼睛已经瞎了,但是耳朵还没有聋吧?本官也不跟你乱打包票,反正沾上谋反的事,你这条命是绝对保不住的。但是死也是有许多种死法的,如果你足够配合,本官可以让你死的轻松一点。在这,燕家的女眷,你不想他们全部都进入教坊司吧?”

已经好几天了,刘德威取得的进展非常有限。

除了在齐王府中搜出来的一些有明确书信来往的官员,其他扯上齐王府谋反案的京官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