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2章 这个李宽,为何每次都要搞点事情出来(第3/3页)

“这个李宽,为何每次都要搞点事情出来。”

杜荷忍不住恨上了李宽。

自己这是第几次被他坑了?

……

宣政殿中,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多番商议,总算是定下来进一步开放山南道和江南道的方案。

“陛下,突厥人内迁之后,为了避免后患,每县安置人数不能超过千人,并且最好不要安置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分开到各个区域,这么一来,哪怕是发生动乱,危害也是有限的。”

李忠今天也被叫到了大明宫中,自然不是来当小透明的。

李世民:“宽儿,你还有什么建议,都一并说了吧。”

“这水稻的种植,突厥人自然是不会的,微臣建议朝廷可以招募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学员跟随前往各县,指导突厥人和当地百姓种植水稻。”

观狮山书院已经开办了几年了,一些学员已经到了出来谋生的节点了。

长安城要一口气安置那么多人,自然是有些困难的,但是放眼天下的话,书院里的那些人,就不算什么了。

农学院的人可以去指导各县农业种植,哪怕是一个胥吏,对于匠人子弟来书,也算是个不错的生计了。

医学院的人,虽然要完全出师比较困难,但是去到各个州县当个赤脚郎中的话,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跟农学院和法学院的人要是一起配合着去到各个县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好过那些村民自己给自己治病靠谱吧?

至于算学院和格物学院的学员,基本上楚王府的各个作坊自己就消化吸收了。

而经学院,也是很多都可以去到各个蒙学里面当个教谕,暂时来说,就业压力还不是很大。

“吏部可以统一给他们一个文书,让这些学员跟着去到各处水稻推广的州县,如果他们干的好,自然前途无量,要是干的不好,那也就怨不得别人了。”

这些被选择用来水稻推广的州县,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比较落后的下下县,要不然也没有那么多无主之地来给到突厥人。

不过,突厥人野蛮贯了,让他们去到这些荒地上面谋生,只要有口吃的,倒不担心他们活不下去。

而搞定几十万个人的吃食,对于此时的户部来说,虽然不能说是轻而易举,但是还是游刃有余的。

反正也不是每年都要这样养着他们,只不过是第一年的时候要付出一些钱粮而已。

一旦等到这些人开荒的土地有了产出,几年之后,朝廷自然可以从他们身上把当初的花销都收回来。

“陛下请放心,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观狮山书院的学员一定还陛下一个惊喜。”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也不是白叫的。

书院的那些学员去到各个州县,李宽还是比较放心的。

毕竟,这些学员并非国子监里头那种死读书的人。